林真处困室读书生活

林真处困室读书生活:

林真(1931- )原名李国柱,笔名林真、谷旭等,原籍广东台山,生于广州。

香港作家、评论家。少年时代丧父、以家贫辍学。

仅读了四年小学,两年中学。酷爱读书,刻苦自学,练习写作。

“在开始自修时,叶圣陶和夏丐尊合着的读写故事《文心》和文艺评论集《文章例话》,使我受益最大。之后,我又读了他和朱自清合着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

当时,我把这几本比作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导游地图。稍后,艾芜的《文学手册》、唐弢的《创作漫谈》和《晦庵书话》、肖殷的《跟初学者谈写作》,都给过我非常有益的指导”,并以叶圣陶“凭文字吸收”和“用文字发表”为其“毕生难忘的话”(《林真说书》内地版序)。

1957年至1961年间又致力于《说文解字注》、《音学五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记》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研读,积累了坚实的国学知识,后又掌握了英、日、法语,从而为其阅读、写作和翻译奠定了坚实基础,着译日丰。

并以“处困”名其书斋,以示不忘旧日窘困,寓有警策之意。从事实业,在相学上尤获成功。事业忙碌之余,仍不废读书写作。

1970年后,更读了大量非小说类书籍,如黑格尔的《美学》、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和《图腾与禁忌》、泰纳的《艺术哲学》、皮亚杰的《儿童智慧的起源》和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等。并以英国柏拉威尔所写的《马克思和世界文学》一书影响最深。对于香港文坛,则“有志于改变香港文学研究的落后面貌”(张俭峰《曲线求文话林真》)。其好友海辛说他经常读书,“涉猎广,钻得深,嚼得透,更孜孜不倦地写自己爱好的文章”(海辛《相知相交三十年》)。

唐弢则认为,林氏有了早年艰苦的历练,“说明他的爱书纯出至诚,求之弥坚,爱之弥深,正是对学问和知识的那种如饥如渴的心情的表记”,“他不但爱书、求书,还提起笔来写书、说书,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挑选自己独有心得的部分,古今中外,侃侃而谈。……取其一端,独抒己见,往往有很多鞭辟入里的精彩议论”(《林真说书》序)。

藏书甚富,自述“大都是用速读的方法匆匆读过,就让它们寂寞地躺在书橱里,等待我日后需要时再来翻阅。只有很少数的十多本书能够幸运地爬上我床边的小书架上,供我临睡前或梦醒时细读”(《王辛笛的〈夜读书记〉》)。

写作以小说、散文和随笔居多,着述有《林真面相学》、《香港文学研究的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中国近百年外交史》、《易学通论》、《文学随想录》等数十种。 参见 林真读书法 林真说书

为您推荐

读书杂志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杂志 : 训诂、校勘札记集。王念孙(见“广雅疏证”)著。有清读书杂志本传世。本书包括《逸周书杂志》、《战国策杂志》等10种共82卷,集王氏毕生读书心得而成。主要是纠正原书和后世训诂之..

东塾读书记

出版时间:1992-11 东塾读书记 : 学术笔记。陈澧著。光绪中广州刻本。陈澧(1810—1882),字兰甫,清代学者、文字学家。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先后主讲学海堂及菊坡精舍。博览群书,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

郋园读书志

出版时间:1992-11 郋园读书志 : 目录书。叶德辉(见“书林清话”)著。民国17年(1928)长沙叶氏上海澹园排印本。叶氏藏书之富,甲于湖湘,所著《书林清话》、《书林余话》为近世言版本者之大宗。其藏书既编《观古堂..

郑堂读书记

郡斋读书志

出版时间:1992-11 郡斋读书志 : 目录著作。晁公武撰。宋孝宗淳熙年间,门人杜鹏举在蜀刻4卷本。此后门人姚应绩重新编定20卷,亦在蜀刊刻。淳祐九年,游钧在衢州重刻20卷本,是为衢本。次年,黎安朝延赵希弁在袁州重..

读书丛录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丛录 : 学术笔记。洪颐煊著。清道光二年(1822)广东富文斋刻本。光绪十三年(1887)吴氏醉六堂重刻本。洪颐煊(1765—1833),字旌贤,号筠轩,清代浙江临海人。少时刻志力学。嘉庆六年(1801)跋..

读书杂识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杂识 : 学术笔记。劳格著。清光绪六年(1880)苕溪丁宝书辑刻《月河精舍丛钞》本。劳格(1820—1864),字保艾, 一字季言,精校雠之学,而于读史及文集尤谙熟。另著有《唐郎官石柱题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