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英小莽莽斋读书生活

田家英小莽莽斋读书生活:

田家英(1922-1966)原名曾正昌,四川成都人。

史学家、收藏家。少年时家庭贫困,曾做学徒。

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由蜀奔延安,先后工作于陕北公学、马列主义学院等。

从1948年起,担任毛泽东秘书。1949年后,任职甚多。自幼酷爱读书。定居北京后,常流连于琉璃厂等城内各处古旧书店和书摊集中的地方。出差外地时,则常访书于当地书店。生平最大的癖好即爱书、买书。其藏书“总共有三十几书架,他的办公室和卧室里、妈妈的房间里,都是三面墙排满了书架,大房间里还放置两排书架,每个架子都装满了书。我们小的时候,常常在林立的书架之间捉迷藏”(曾自《爱书爱字不爱名》)。

以收藏经典理论着作、中外史书、“五四”以来旧平装书、诗词集、文集为特色,到60年代已藏至上万册。尤爱惜图书,“凡买到破损的旧书,总要动手裱糊补好”,至于读书则久已成为生活的有机部分,“觉可以少睡,但书不可不读”,并对于大量的知识性、史料性的书,“读得既广又博,且读得速度很快”。认为读书时“对经典着作、基础知识、理论着作和重要历史书籍,一定要精读深钻,重要章节甚至熟到能背下来;有些书只要粗知大概内容,到用时能够找到就可以了,这就是把精读与博览结合起来的读书方法”。有“家英藏书”、“将勤补拙,以俭养廉”和“向上应无快活人”、“成都曾氏小莽莽斋藏书”等藏书印。此外,还收藏有大量珍贵的清代文人墨迹。曾有诗述志:“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并为中央政治研究室的藏书建设作出贡献甚大,“从1956年到1958年,仅用三年的时间,就由最初的几千册书,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0多万册藏书、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机关的图书馆”。其私人收藏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没,1980年春被发还。曾参加《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以及有关论着的编辑、出版、注释工作。

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着述有《民国以来大事年表》、《中国妇女生活史话》等。

为您推荐

读书杂志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杂志 : 训诂、校勘札记集。王念孙(见“广雅疏证”)著。有清读书杂志本传世。本书包括《逸周书杂志》、《战国策杂志》等10种共82卷,集王氏毕生读书心得而成。主要是纠正原书和后世训诂之..

东塾读书记

出版时间:1992-11 东塾读书记 : 学术笔记。陈澧著。光绪中广州刻本。陈澧(1810—1882),字兰甫,清代学者、文字学家。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先后主讲学海堂及菊坡精舍。博览群书,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

郋园读书志

出版时间:1992-11 郋园读书志 : 目录书。叶德辉(见“书林清话”)著。民国17年(1928)长沙叶氏上海澹园排印本。叶氏藏书之富,甲于湖湘,所著《书林清话》、《书林余话》为近世言版本者之大宗。其藏书既编《观古堂..

郑堂读书记

郡斋读书志

出版时间:1992-11 郡斋读书志 : 目录著作。晁公武撰。宋孝宗淳熙年间,门人杜鹏举在蜀刻4卷本。此后门人姚应绩重新编定20卷,亦在蜀刊刻。淳祐九年,游钧在衢州重刻20卷本,是为衢本。次年,黎安朝延赵希弁在袁州重..

读书丛录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丛录 : 学术笔记。洪颐煊著。清道光二年(1822)广东富文斋刻本。光绪十三年(1887)吴氏醉六堂重刻本。洪颐煊(1765—1833),字旌贤,号筠轩,清代浙江临海人。少时刻志力学。嘉庆六年(1801)跋..

读书杂识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杂识 : 学术笔记。劳格著。清光绪六年(1880)苕溪丁宝书辑刻《月河精舍丛钞》本。劳格(1820—1864),字保艾, 一字季言,精校雠之学,而于读史及文集尤谙熟。另著有《唐郎官石柱题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