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读书

俞平伯读书:

俞平伯(1900-1990)名铭衡,浙江德清人。

文史学家,《红楼梦》研究专家。幼年得亲沐曾祖俞曲园老人教泽,四岁开蒙,七、八岁随老人读书习字。后曾忆及:“九秩衰翁灯影坐,口摹苫帖教重孙。”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历任清华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平生极喜读书。以为读书一要博,二要精,精读的书能背诵则更是受益无穷。

曾总结自己读诗做诗的经验说:“记诵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因为读书是要解决问题的;但这并不是说不要背诗。好诗是一定要背的。我当初念书没念过《唐诗三百首》,不过好诗我总是背下来,反反复复地吟味。诗与文章不同,好文章也是要背的,讲诗则是非背不可。仅仅念诗是不成的,念出的诗还是平面的;翻来复去地背,诗就变得立体了,其中的味道也就体会出来了。”(《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早年曾以诗文见重于世,正得益于他读书背书之功。

1949年后,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一生读书治学,着述宏富,有诗、散文、小说、随笔及学术专着多种,如《冬夜》、《燕知草》、《红楼梦研究》、《读诗札记》等。 参见 俞平伯序跋集

为您推荐

王力龙虫并雕斋读书生活

王力龙虫并雕斋读书生活: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语言学家。由于家境贫寒,高小毕业后即失学。17岁起边教书边读书。一个偶然机会,从一乡绅处得到14箱广雅书院藏书,这些书“经史子集,无所不备;天文地理,杂然亦存”..

郑振铎读书

郑振铎读书: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郭源新等。福建长乐人。现代着名作家、学者、文学史专家。幼年时到北京求学。曾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过许多文学杂志。1927年赴英国留学。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燕京..

阿英读书

阿英读书:阿英(1900-1977)原名钱德富。钱杏邨,是其20年代初发表白话诗作品时最早使用的笔名,另有笔名魏如晦、阿英。安徽芜湖人。文学家、戏剧家和学者,也是现代文坛与郑振铎齐名的着名藏书家。少年时代在家乡就读。青年时..

朱光潜读书

罗根泽读书

罗根泽读书:罗根泽(1900-1960)字雨亭,河北深县人。文史学家、作家。幼时随本地学者武锡珏习经史及古典诗文。1925年入河北大学。1927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同时攻读。毕业后,历任河南大学、西南联大、中..

赵迺抟读书

赵迺抟读书:赵迺抟(1897-1986)号廉澄,浙江杭州人。经济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3年赴美留学。曾回忆留学生活:“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白天在图书馆读书,在那里辟有我的专桌,闭馆后图书可放过夜。晚上回到所住..

叶圣陶读书

叶圣陶读书: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早年在家乡念书并做小学教师。“五四”运动前夕,他热情阅读《新青年》等刊物,接受新思想,并投身文学革命运动,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成为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