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读书

王充读书: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幼即敏慧,六岁开蒙,八岁出于书馆,读《论语》、《尚书》,“日讽干字”(《论衡·自纪篇》),效率极高。年近二十,被荐至京师太学读书,拜名儒班彪为师。

在太学期间,除读儒家经典外,尤喜各种“异言”,且不守章句约束,学有自得。“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汉书·王充传》)后“经明德就”,遂离别师门,自己钻研学问,“所读文书,亦日博多”。归乡里后教授生徒。历任郡功曹、扬州治中等职。旋罢职居家,于户牖墙壁各置刀笔,专心读书着述,历30余年,成《论衡》85篇(今缺《招致》一篇),凡20余万言。

该书于1989年被选为“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之一(《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创变篇)。

读书主张博览,以通古今。曾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

人道深浅,其犹比也。浅者则见传记谐文,深者入圣室观秘书,故入道弥深,所见弥大。

”(《论衡·别通篇》)读书犹如旅行,涉猎愈广,则成就愈大。

尝谓“不览古今,论事不实”,“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谢短篇》)又主张读书不盲从,勇于批判,且要学以致用,“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自纪篇》)除《论衡》外,尚着有《六儒论》、《政务》、《养性》等,己佚。

参见 王充读书法 论衡

为您推荐

喻培伦读书处

喻培伦读书处:四川资中县文江乡五里村张家楼,是近代民主革命家喻培伦(1886-1911)青年时代读书的地方。培伦字云纪,四川内江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留学日本。后在东京入同盟会。参加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在黄花岗之役..

刘向·刘歆读书

刘向·刘歆读书:刘向(公元前77-前6)字子政,原名更生,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子刘歆(约前53-公元23),字子骏,后改名秀,字疑叔,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自幼聪明好学,对经术、天文尤感兴趣,“专积思..

茅盾读书处

茅盾读书处:①位于浙江桐乡乌镇立志书院内,是茅盾8岁至11岁(1904-1907)求学读书之处。现代文学家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16年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1920年任《小说月报》主编,并..

李大钊读书处

司马迁读书

司马迁读书: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前87)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生于史学世家,宋人郑樵说:“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通志·总序》)。幼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年十岁则诵古..

彭湃读书处

彭湃读书处:位于广东海丰县城彭氏得趣书室,是彭湃(1896-1929)读书的地方。湃原名汉育,广东海丰人。1921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23年创建中国第一个县农会,次年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中国早期的革命家。1929年被捕..

鲁迅读书处

鲁迅读书处:①位于浙江绍兴市内东昌坊口11号三味书屋内,是现代文学家鲁迅(1881-1936)少年读书的书塾所在地。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少时受诗书经传教育,喜读野史笔记,并受到民间文艺和乡先贤着述的影响。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