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思: 九种思考。《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后患),见得思义。”朱熹注:“视无所蔽,则明无不见;听无所壅,则聪无不闻。色,见于面者;貌,举身而言;思问,则疑不蓄;思难,则忿必惩;思义,则得不苟。”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名节: 名誉与节操。《汉书·龚胜传》:“二人相友,并著名节”。《三国志·魏志·王■传》:“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晋李密《陈情事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宋王禹偁《上史馆吕相公书》:“今馆中之士先..
三思: ①再三思考。《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清刘宝楠正义:“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审慎也。”②君子应思考的三件事。《荀子·法行》:“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
诚: 本义为真实无欺。儒家道德规范。《礼记·乐记》:“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孔颖达疏:“诚谓诚信也。伪谓虚诈也。言显著诚信,退去诈伪,是礼之常也。”儒家认为,诚是天道,是宇宙之本原;修诚是人道,是人事之当然。《礼记·中庸..
天爵: 天然的爵位。与“人爵”相对。《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赵岐注:“天爵以德,人爵以禄。”孟子认为“人爵”的获得应是“修其天爵”的结果,而不宜作为追求的目标。他..
三乐: ①孔子将人生爱好的事分为有益和有害各三种。语见《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宋邢昺疏:“此章言人心乐好损益之事各有三种也。”②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