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学派

草庐学派: 以元吴澄为代表的学术派别。吴澄尝乡居讲学,筑草庐数间,人称“草庐先生”,故名。其学以折衷朱陆为特点。哲学上主理气结合说。认为“理者,非别有一物在气中,只是为气之主宰者即是。无理外之气,亦无气外之理。人得天地之气而成形,有此气即有此理,所有之理谓之性。此理在天地,则元亨利贞是也。其在人而为性,则仁义礼智是也。性即理,岂不善”(《宋元学案·草庐学案》)。然天理与性虽相通,但“人之生也,受气有或清或浊之不同,成质有或美或恶之不同”(同上),故需学习、修养,以“变化其不清不美之气质,则天地之性,浑然全备”,“即当用功以知其性,以养其性”(同上)。强调主敬,凡学者来问,“每先令其主一持敬,以尊德性;然后令其读书穷理,以道问学;有数条自警省之语,又拣择数件书,以开学者格致之端,是盖欲先反之吾心,而后求之五经也”(同上)。既反对离人伦而穷物理、析经义,又批评“专于一心,而不务周于事,则无所执著,而或流于空虚”(同上)。故其“先反之吾心’,非空守其心,而是主敬以修养之,“主于敬,则心常虚,虚则物不入也。主于敬,则心常实,实则我不出也”(同上)。其后求之经书,亦“非徒诵习文句而已;必敦谨其行而有实践,非徒出入口耳而已”,须“就身上实学”(同上)。指出朱、陆二学虽入径不同,但在维护封建道德方面则是一致的,“三纲二纪,人之大伦也”;“朱、陆二师之为教,一也”(同上)。主要弟子有元明善、虞集等。

为您推荐

永嘉学派

永嘉学派: 南宋薛季宣、陈傅良、叶適等为代表的学派。皆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故名。以事功经世为重,与永康学派同称事功学派。清全祖望说:“永嘉之学统远矣,其以程门袁氏(袁溉)之传为别派者,自艮斋薛文宪公(薛季宣)始。艮斋之父..

永康学派

永康学派: 以南宋陈亮为代表的学派。因其为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故名。因学者称亮为龙川先生,故又称“龙川学派”。与永嘉学派并称为事功学派。与朱熹为代表的性命之学相对立,主张义利双行,王霸并用。陈傅良指出其学术思想..

湖湘学派

湖湘学派: 以南宋胡宏、张栻为代表的理学的一派。渊源于二程、谢良佐。因其主要学术活动在洞庭湖和湘江一带而得名。认为“性”是宇宙的本源,“性也者,天地所以立也”(朱熹《知言疑义》)。“理”只是在于内“性”的范畴,并..

考亭学派

程朱学派

程朱学派: 北宋二程(颢、颐)和南宋朱熹理学派别的合称。又称“程朱理学”。与心学(陆王学派)对立。朱熹集濂学、关学、洛学之大成。断言“理”先天地而生,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赋予伦理的属性。“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其张之..

思孟学派

思孟学派: 战国时期儒家的一个学派。“思孟”指子思(孔子之孙孔伋)和孟轲。孟轲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荀子评先秦诸子有“子思倡之,孟轲和之”之说(《荀子·非十二子》)。《礼记》中的《中庸》篇为子思遗著,阐发孔子 的中..

荆公学派

荆公学派: 以北宋王安石为代表的学术派别。亦称“荆公新学”,提出“万物一气”的命题,认为“气”生成“五行”,构成万物。承认人具有感觉和思维能力,能认识世界万物,“天下之事,固有可思可为者”(《致一论》)。圣人亦可学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