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1082—1135): 即赵佶。宋代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弟。元丰八年(1085)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封端王。元符三年(1000)哲宗死,无子,由他即皇帝位。任用蔡京等主持国政,禁锢元祐党人,下诏:“诸邪说波行非先圣贤之书,及元祐学术政事,并勿施用”(《宋史·徽宗纪》)。推崇王安石变法。因蔡京排除异己,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搜括江南“花石纲”,激化阶级矛盾,金人乘势南攻,靖康二年(1127)为金人所俘,后死于五国城。在位二十六年,颇重教育,支持蔡京兴学运动,史称“崇宁兴学”。擅长书法,自成一体,称“瘦金体”。并工画,于山水、花鸟、人物、鞍马、禽兽等诸多领域无所不及,常幸画院,“出御府图轴两匣,命中贵押送院,以示学人”(邓椿《画继》卷一)。他所领导的画学,成绩卓著。
为您推荐
戴述: 北宋学官。字明仲,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友直谅,少工于文,操笔立成。入京师试广文馆,丞相赵鼎得其文,以为出于老儒,擢异等,时尚未冠,由此知名。尝从程颐学。元符进士,不乐为簿监等官,辞之不得,赋归去来,投檄归去。会选州学官..
公孙大娘: 唐教坊伎、舞蹈艺人。善舞《剑器》,浏漓顿挫,独出冠时。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云吴人张旭善草书,见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大进。清桂馥《札朴》云:“姜君元吉言:在甘肃见一女子,以丈余彩帛两头,双手持..
宋神宗(1048—1085): 即赵顼。宋代皇帝。宋英宗长子。嘉祐八年(1063)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立为皇太子,次年即位。孝友好学,时人称贤。熙宁二年(1069)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支持其变法以求富强,在推行免役、..
王元感: 唐经学家、学官。濮州鄄城(今山东濮县东)人。以明经高第入京,并从事传授。武后时,曾任直弘文馆、四门博士等。所撰《尚书纠缪》十卷、《春秋振滞》二十卷、《礼记绳愆》三十卷,能揭示前儒异同,并评议缺失。长安三年..
宋仁宗(1010—1063): 即赵祯。初名受益。宋代皇帝。宋真宗第六子。大中祥符七年(1014)封庆国公,次年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昇王,册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初由皇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始亲政。西夏犯边,因多次战..
张璪: 北宋大臣。初名琥,字邃明。滁州全椒(今属安徽)人。嘉祐进土,授缙云令。曾知谏议院,出知蔡州、河阳,元丰初入判国子监。后官至参知政事。反对建立武学,主张文武之士全养于太学。直接参与元丰学令之制订。增博士弟子员;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