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的新闻时效(新闻)

路透的新闻时效:路透社1851年成立之初,参加工作的仅有路透本人和他的妻子以及雇用的一个12岁的小孩,开始时使用信鸽传递消息。一个月后,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投入使用,路透立即用电报传递消息。路透社原来的服务对象是交易所、银行、股票商、投资公司和贸易公司,路透本人亲自到金融大街挨门推销他的商业消息,因而该社的行情快讯很快成为畅销品。1859年2月,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定于7日在议会发表演说,路透事先指示驻巴黎记者通过内部关系提前得到演说文稿并译成英文。下午1时,拿破仑三世开始演说,2时,载有路透社发来的演说全文的《泰晤士报》已在街上售卖。此为世界新闻史上追求新闻时效性的一个范例。

为您推荐

时效性(新闻)

时效性: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予以报道的时间差,同新闻面世后激发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即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时新性是时效性的基础,时新性差的新闻,不可能有理想的时效性。一般说,事件性新闻时效较短,非..

发行时效(新闻)

发行时效:报纸从文版成形到送达读者手中的时间,报纸的时效性很强,要求用最快的速度将报纸送到读者手中,全国实行邮发合一后,报社应保证出版时间经常准确,争取在规定的时间以前开机印刷和印完,并在当天报上刊登报纸前一..

克里米亚战争报道(新闻)

克里米亚战争报道:1854年,英国、法国、土耳其和俄国之间爆发克里米亚战争。《泰晤士报》记者罗塞尔到前线采访,发回连续报道揭露英国政府由于后勤补给工作失误而造成士兵伤病惨重。该报总编辑德兰亲往前线核实,回伦敦..

路透的新闻时效(新闻)

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新闻)

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德国第六届莱茵省议会于1841年5月23日至7月25日在北塞尔多夫举行。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是由于讨论公布省议会记录(这是1841年4月30日国王法令第一次授予省议会的权力)的问题以及许多城市关于出..

“新闻茶馆”(新闻)

“新闻茶馆”:1853年以后,日本国门洞开,近代报刊开始出现,日本人掀起学习西方的热潮。明治政府一上台就把“文明开化”、“富国强兵”、“增殖产业”作为维新的三大政策,而在“文明开化”政策中报刊出版业起到重要作用..

末广铁肠被捕(新闻)

末广铁肠被捕:明治初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钳制舆论的新闻法令,如《报纸发行条目》、《报纸条例》、《谗谤律》等,许多新闻从业者因此被捕或被处罚。《东京曙新闻》一贯宣传民权论、反对君权论,此时带头批评这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