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师积画

求师积画: 古代绘画教学术语。明唐志契认为,学习绘画的基本途径一靠名师指导;二靠广积名画,以供观摹。“凡画入门,必须名家指点,令理路大通,然后不妨各成一家,甚而青出于蓝,未可知者。若非名家指点,须不惜重资,大积古今名画,朝夕探求,下笔乃能精妙过人。苟仅师庸流笔法,笔下定是庸俗,终不能超迈矣”(《绘事微言·传授》)。

为您推荐

投壶

投壶: 古代宴会时的游戏活动。由射礼演变而来。起源于春秋。初因一些诸侯、贵族不善射箭,乃以箭矢投入酒壶,以代射礼。《礼记·投壶》郑玄注“投壶者,主人与客饮燕讲论才艺之礼也。”后即用特制箭壶,内装小豆,以柘木、棘木..

没骨

没骨: 古代绘画教学用语。不用轮廓线,直接用水墨或色彩表现形体。与线描勾勒同为国画两大技法。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代杨昇擅此画法,用青、绿、朱、赭、白粉等色,堆染出丘壑树石的山水画,称“没骨山水”。五代后蜀黄..

书画同体

书画同体: 中国传统艺术教育术语。指书法和绘画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

秋千

传神

传神: 绘画教学术语。中国肖像画名称。指生动地描绘传达对象的神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顾长康(恺之)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美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睛)中。”传神源于顾..

以形写神

以形写神: 中国传统艺术教育术语。出自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意谓绘画不仅要表现对象的形似,还要揭示其生命自身。“神”包涵“精神”、“精灵”或“神(真)髓”的意义,和“天”、“造化”、或“造物者”含义相当。..

放风筝

放风筝: 传统体育活动之一。起源于春秋。《墨子·鲁问》记“公输子削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后以纸代木,称为纸鸢,又名风鸢。五代时,于鸢首系竹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俗呼风筝”(明陈沂《询刍录·风筝》)。制法以细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