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形去智: 古代艺术教育术语。指艺术家创造和欣赏艺术品时,虚心纳物、超脱束缚,与“真”融合一体。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凝神遐想而与物冥通。”
- 欢迎来到文学网!
两字诀: 古代绘画教学术语。清邹一桂《小山画谱·两字诀》:“画有两字诀,曰活、曰脱。活者生动也。用意、用笔、用色,一一生动,方可谓之写生。或曰当加一泼字。不知活可兼泼,而泼未必皆活。知泼而不知活,则堕入恶道,而有伤于..
篆刻: 我国传统造型艺术教育内容之一。因印章字体大都采用篆书,先书后刻,故称。先秦、两汉及魏晋已大量使用官私印章。金属印章,一般先刻印模,随后浇铸;晶玉印章,用手工琢成或用金刚砂琢蚀;石、牙、角、木等印章,直接用刀镌刻..
观物寓书: 古代书法教学术语。指观察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熔入书法艺术的创作。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害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
师心: 古代绘画教学术语。指艺术构思。《宣和画谱》载北宋范宽语:“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近代黄宾虹说:“山水画家对于山水创作,必然有着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
永字八法: 书法教学术语。前人归纳书法点画用笔的一种方法。以“永”字的八笔作例,故名。起源有三说:(1)张旭说(《墨池编》);(2)智永说(《书苑菁华》);(3)蔡邕、王羲之说(李博光《雪庵八法》)。八法名称,依永字的笔画顺序:点为侧,须侧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