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帖: 书法教学术语。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通常“读”应在“临”前。
“读”,入于眼,记于心;“临”,出于手,显于纸。南宋姜夔《续书谱》引唐太宗云:“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谛观”即“读帖”,谛观是熟悉了解,临写是实践运用。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墨分五色: 古代绘画教学术语。指用水调节墨色各层次的浓淡干湿。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西五色具。”所谓五色,说法各异。或指墨的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亦有加“白”,合称“六彩”。要之,乃..
师物: 古代绘画教学术语。指取法自然景物。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学画花者,以一株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学画山水者何以异..
填词: 即按照一定的词牌写词。词牌是词的格式名称,原为词的音乐曲调名称。词牌意即歌谱。后来,词的曲调逐渐遗失,词牌就由乐曲名称变成填词时遵循的有关字数、句数、分段、平仄、押韵等的文学格式。填词一般按照词谱,不可..
碑帖: 书法教学术语。碑和帖的合称。碑是刻石的一类形制,包括庙碑、墓碑、纪功碑等,后扩大到墓志、造像、经幢等,甚至包括天然岩壁的摩崖刻辞。这些刻石文字,经拓印以供临摹、研习。帖,即法帖。本指帛书,后来泛指一般笔札,包..
六彩: 古代绘画教学用语。清唐岱《绘事发微·墨法》:“墨色之中,分为六彩。何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是也。”“墨有六彩。而使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辨,是无凹凸远近也。凡画山石树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