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文之道: 古代文艺教育术语。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即青、黄、赤、白、黑);二曰声文,五音是也(即宫、商、角、徵、羽);三曰情文,五性是也(即仁、义、礼、智、信)。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又认为作品中情感为经线,辞藻如纬线。临文时情感恰当而后文辞晓畅,此乃创作的根本原则:“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为您推荐
公器: 指学术文章乃天下公用之器具,非出一人。章学诚《论课蒙学文法》:“学问文章,盖天下之公器也,因其资之所习近,而勉其力之所能赴,初非一人为之,而他人不可更为也。无论学者习业,未必遽为不刊之著述,就使名门钜手,蔚成传世之..
才主学佐: 古代文艺教育术语。刘勰认为,创作过程中,组织事类的善否取决于作者才能,掌握事类的多少,则有赖于学习。故才能和学习乃作家创作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条件,“夫姜桂同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学,能在天资。才自
内发,学以..
联句: 两人或数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初无定式。后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辗转相连成篇。如系古风,则不限对仗。实已流为文字游戏。宋沈括《梦溪笔谈》载:“联句,虞廷赓歌,武帝穀梁,已肇其端矣。”《文心雕..
含道必授: 古代文艺教育术语。指掌握、传授艺术创作的规律。道家称“道”不可知亦不可言,认为即便技艺中的“数”也只能“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庄子·天道》)。刘勰则云:“立德何隐,含道必授”(《文心雕龙·诸子》..
博练: 古代文艺教育术语。刘勰认为,作者所禀赋的才能,各有敏捷迟缓的差别,但均需知识广博、才能练达。若学识浅薄而故意拖延,或才能粗疏而欲求速成,都不能写出佳作:“机敏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难易虽殊,并资博练。..
工尺谱: 古代记谱方法之一。因音高符号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约产生于晚唐。随音乐发展与不同地区、乐种具体运用,在音高、节奏、调名等符号的记写方法上亦有改变。如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所用工尺谱,与后期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