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 中国佛教宗派。源于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唐时由印度僧侣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及不空(705—774)将密教传入汉地,后形成宗派。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金刚界”、“胎藏界”两部三密瑜伽,并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故名。盛行西藏地区的密宗称为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流行于日本的密宗称为“东密”。
- 欢迎来到文学网!
依禅: 波斯义音译。亦译伊禅、依善。伊斯兰教称谓。在中亚,有教师、指导之意。在中国是新疆伊斯兰教依禅派教团最高首领和导师的尊称。被认为是该教团穆斯林通向安拉的“中介”,具有神性品级,是今世和后世的见证人,一切美..
华严宗: 中国佛教宗派。因以《华严经》为主要教义依据而得名。该宗由唐智俨(602—668)创具规模,而由法藏(643—712)实创,因法藏号贤首大师,故又称“贤首宗”。此宗以《华严》为主综合前人各家思想发展形成。重法界缘起,一切无..
首座: 亦称“上座”。唐末以来禅寺西序头首之一,有前堂、后堂首座之分。选德业兼修者担任,统领全寺僧众。《百丈清规》卷四:“表率丛林,人天 眼目。分座说法,开凿后昆。坐掸领众,谨守条章。斋粥精粗,勉谕执事。僧行矢仪,依..
住持: 亦称“方丈”。禅宗寺院主管一寺僧众的僧职。原为久住护法之意。《圆觉经》卷上:“一切如来,光严住持。”禅宗兴起后成为僧职。《百丈清规·住持章》:“佛教人中国四百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传受,或岩居..
译经: 即佛经的汉译活动。是中国佛教教育的重要方面。历代俱兴。初时由中外僧人居士合作,后以汉僧为主。译场组织自东汉以降日趋完备,并形成佛教边译边讲的教学方式,对佛教教育发展具重要影响。翻译佛经尤以唐代成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