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贤(Matteo Rip a,1682—1745)

马国贤(Matteo Rip a,1682—1745): 意大利天主教布教会传教士。康熙四十九年(1710)抵澳门,同年奉召进京,任宫廷画师。雍正元年(1723)请归国,带中国幼童四人同行。既抵国,欲设学培植中国学生,迭经阻折,始获许可。雍正十年(1732)正式成立意大利那不勒斯圣家书院,亦名圣家修院,又名中国学院,国人称文华书院。该院专收中国留学生,后兼收有志来远东传教的西人、土耳其人。学生由布教会赡养,毕业后授予学位。该院历时一百三十六年,前后共收中国学生一百零六人。马氏作为该院的创始人,倾毕生精力于学院的建设,直至乾隆十年(1745)病逝。

为您推荐

陈宏谋(1696—1771)

陈宏谋(1696—1771): 清学者、教育家。原名弘谋,以避讳改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人。雍正进士。历任知府、巡抚、总督等职,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衔。历官所至,关心文教。在云南立书院、义学数百所,令苗民得就学;刻《孝经》..

熊为霖

熊为霖: 清书院山长。字浣青、鹤价(一说学桥),江西新建人。乾隆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读,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典试贵州、陕西,所得知名士颇多。博学善文,尤工金石篆刻。假归后,累主名山讲席,先白鹿,后岳麓,至老不倦。著有《筮策洞虚..

冯浩 (1719—1801)

冯浩 (1719—1801): 清书院山长。字养吾,号孟亭。浙江桐乡人。乾隆进士,充国史馆纂修,典江南乡试,旋升御史。后告归,主常州龙城,浙江崇文、蕺山、鸳湖诸书院讲席。批评当时为师苟且求安而不能传道解惑,弟子游谈嬉戏而不熟读精..

李塨(1659—1733)

桑调元(1695—1771)

桑调元(1695—1771): 清书院山长。字伊佐,号弢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进士,授工部主事,旋引疾归。迭主大梁、濂溪、泺源等书院讲席。治学宗程、朱,教士定学规以尚志力行为先,在五伦上用力。强调学经要能博综、折衷、自..

杨艸(1699—1794)

杨艸(1699—1794): 清农学家、教育家。字双山,陕西兴平人。一生以授徒为业,兼从事农 业生产。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自己生产实践经验,撰著《知本提纲》,作为教授学生的讲义。全书分十四章,其中修业章专述农业生产,包括前..

江永(1681—1762)

江永(1681—1762): 清学者、教育家。字慎修,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少时即研习《十三经注疏》。学识渊博,擅长勾股之学。长年闭户授徒,弟子甚众,戴震、程瑶田、金榜尤得其传。治学以考据为主,兼义理之学,开皖派经学风气。认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