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调元(1695—1771): 清书院山长。字伊佐,号弢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进士,授工部主事,旋引疾归。迭主大梁、濂溪、泺源等书院讲席。治学宗程、朱,教士定学规以尚志力行为先,在五伦上用力。强调学经要能博综、折衷、自得,方可有成;反对以时文取科第,而不及经史。指出不通群经,不足以治一经;不知史法,不足与谈经术;不博研象纬、山川、方名、器数之宏赜,不足穷遐极幽。著有《论语说》、《躬行实践录》、《弢甫集》。
- 欢迎来到文学网!
杨艸(1699—1794): 清农学家、教育家。字双山,陕西兴平人。一生以授徒为业,兼从事农 业生产。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自己生产实践经验,撰著《知本提纲》,作为教授学生的讲义。全书分十四章,其中修业章专述农业生产,包括前..
江永(1681—1762): 清学者、教育家。字慎修,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少时即研习《十三经注疏》。学识渊博,擅长勾股之学。长年闭户授徒,弟子甚众,戴震、程瑶田、金榜尤得其传。治学以考据为主,兼义理之学,开皖派经学风气。认为立..
李来章(1654—1721): 清教育家。字礼山,河南襄城人。康熙举人。先后主讲嵩阳、南阳、紫云诸书院,学者多自远而至。曾任广东连山知县,仿王阳明遗意,为瑶民置约延师,创连山书院,日进县讲学。订有《南阳书院学规》。著有《礼山园..
顾镇(1699—1771): 清经师、学官。字佩九(一说备九),一字古湫,苏州昭文(今江苏常熟)人。乡有虞山,学者称虞东先生。乾隆十五年(1750)举经学,授国子监助教。乾隆进士,迁宗人府主事,充玉牒馆纂修。以年老乞归。居京师时,复游黄叔林、陶..
蔡世远(1681—1731): 清学者、教育家。字闻之,别号扪斋,学者称梁村先生。福建漳浦人。康熙进士,以李光地之荐,分修《性理精义》。书成回籍。掌教福州鳌峰书院,阐扬程朱理学,成就甚众。雍正初特召侍上书房,与诸王子讲《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