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用纯(1617—1688): 明清之际教育家。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康熙间,坚辞不应博学鸿儒科,居乡间教授生徒。治学宗程、朱,提倡知行并进。恐学者空言无实,提出为学必修德、徙义、改过,三者交勉,方可日进。强调读书要植品制行,学圣贤书义应注重躬行实践。平生尤重道德教育,所著《朱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流传甚广。另著有《愧讷集》、《毋欺录》、《大学中庸讲义》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
汤斌(1627—1687): 清初学者、学官。字孔伯,别号荆砚,晚号潜庵,河南睢州(今睢县)人。顺治进士。历任江苏巡抚,礼部、工部尚书和侍讲。虽笃信程朱之学,不薄陆王,不立门户之见。认为“道”载于典籍,体现于“人伦日用”;凡功利、词章..
清世宗(1678—1735): 即爱新觉罗·胤禛。清代皇帝。清圣祖(康熙帝)第四子。年号雍正,史称雍正帝。初封雍亲王。得隆科多、年羹尧之力,取得帝位。对其兄弟及康熙朝旧臣,或加禁锢,或予贬逐。屡兴文字狱,如雍正三年(1725)江景祺之狱..
黄宗羹(1610—1695): 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名士,天启年间,被宦官魏忠贤杀害。崇祯初,为国事家仇,进京为父讼冤,后积极参加反宦官活动。明亡,清军南下,他..
清圣祖(1654—1722): 即爱新觉罗·玄烨。清代皇帝。清世祖(顺治帝)第三子。八岁承袭皇位,年号康熙,史称康熙帝。十四岁亲政。喜诗、画、书法、音乐,精鉴赏。亦爱好西方天文、历算、化学。对通西学之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徐..
谦(1615—1683): 明清之际学者、教育家。字嗣寅,号潜斋,浙江仁和(今属杭州市)人。明诸生,清康熙间拒应博学鸿词科,终生未仕。致力学术,殚心理学,以躬行实践为主,通经世之学。对经学、历算、选举、学校、田赋、水利、漕运、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