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师古(581—645)

颜师古(581—645): 唐经学家、文字学家。字籀,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少传家业,博览群书,精通训诂,善于文学。居家贫困,以教授为生。武德时为中书舍人,诏令多出其手。贞观初为中书侍郎,因故免职,奉诏于秘书省考定《五经》文字。事成,由房玄龄集诸儒详议,各据师说共非之,他引据晋宋旧文,随加解答,援据详明,人皆叹服。于是颁《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者诵习。又受命与国子祭酒孔颖达等,撰定《五经》义疏。后任秘书少监,迁秘书监、弘文馆学士。所注《汉书》为学者所重;又注《急就章》,亦行于时。著有《颜师古集》。

为您推荐

欧阳询(557—641)

欧阳询(557—641): 唐书法家、学官。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容貌丑陋,而聪颖绝伦,读书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史记》、《汉书》、《后汉书》。在隋为太常博士,唐初为给事中。其书法初学王頍之,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

魏徵(580—643)

魏徵(580—643): 唐政治家。字玄成,邢州巨鹿(今属河北)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属河南)。少孤贫,有大志,好读书,多博涉。武德时为太子洗马。贞观时历官谏议大夫、尚书右丞、秘书监、侍中,参预朝政。贞观初,上书者或言欲耀兵振武,慑服四..

陆德明(约 556—630)

陆德明(约 556—630): 隋唐之际经学家、学官。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早年从学于玄学家周弘正,故善言玄理。陈太建中于承光殿与国子祭酒徐孝克辨难,屡挫其说,后受任为国子助教。隋大业时为秘书学士,迁为国子助教..

盖文达(578—644)

杨汪(?一 621)

杨汪(?一 621): 隋学官。字元度,河东(今山西蒲州)人。少年好勇,后折节勤学,通《三礼》,专精《左传》。北周时为冀王侍读。曾问《礼》于沈重,受《汉书》于刘臻,二人颇加推许。隋开皇间历官尚书司勋兵部二曹侍郎、秦州总管长史、尚..

王頍(551—604)

王頍(551—604): 隋学官。字景文,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少好游侠,成年始奋发勤学,遍读五经,究其旨趣。能述作,善谈论,为学者所称。年二十二,周武帝拔为露门学士,每有疑事,多请取决。好读诸子,遍记异书,又晓兵法,明辨是非,时人称为博..

刘炫(约 549—约 617)

刘炫(约 549—约 617): 隋经学家、学官。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献县东北)人。少时以聪敏见称,与刘焯闭户读书,十年不出,并称“二刘”。通律数经史诸学。自称对《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传》、《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