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磐(49—121)

周磐(49—121): 东汉经师。字坚伯,汝南安城(今河南原阳)人。少时游学京城,学《古文尚书》、《洪范五行传》、《左氏春秋》。居贫养母,好礼有德行。和帝初举为孝廉,历任任城、阳夏、重合县令。后因思母,弃官还乡。母亡,于坟冢之侧建庐舍,教授门徒常达千人。官府数次特召征辟,均不应命。临终前不久仍会集诸生讲论终日,并嘱其子以写有《尧典》之竹简一编及刀笔各一作为陪葬,以示至死不忘圣贤之道。

为您推荐

崔瑗(79—144)

崔瑗(79—144): 东汉学者。字子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其父崔骃为当时名儒、文士。少时锐志好学,传其父业。后至京师,以贾逵为师,颇受器重。精通天文、历算、《京氏易》,为诸儒所宗。曾手刃杀其兄之仇人,亡命,会赦归乡,四十余..

赵岐(约 108—201)

赵岐(约 108—201): 东汉学者。字邠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初名嘉,字台卿。少时通明经学,有才艺。辟为司空掾,任皮氏长。就职后抑制豪强、大兴学校。后因耻于受宦官节制而弃官,遭诬陷,只身匿名逃难于江淮一带。后遇赦,为并..

应劭

应劭: 东汉学者。字仲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少时笃学,博览多闻。灵帝时举孝廉。中平六年(189)任泰山太守。后依附袁绍。有驳议三十篇,又删定律令为《汉官仪》,建安元年(196)奏于献帝。又论当时行事,著《中 汉辑序》。撰..

班昭(约 49—约 120)

张衡(78—139)

张衡(78—139): 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今属河南)人。出身望族。少时善文辞,游学至京师,入太学,贯通五经六艺。精思于天文、阴阳、算术、历法之学,尤其善为精巧器械。造浑天仪,又造候风地动仪,为世界上最早的遥测地震..

李固(94—147)

李固(94—147): 东汉大臣。字子坚,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少时好学,常不远千里,步行寻师。学识广博,并好结交英贤。顺帝时,以对策多所纳用,任为议郎。后历任荆州刺史、将作大匠、大司农。冲帝即位,拜为太尉。因反对宦官、外戚擅..

张霸

张霸: 东汉经师。字伯饶,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幼时知孝让,出入、饮食符合礼制,乡人号为“张曾子”。七岁通春秋。后随樊鯈受《严氏公羊春秋》,并博览五经。以樊鯈所删《严氏春秋》仍多有繁辞,又减定为二十万言,更名为“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