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前 179—前 122)

刘安(前 179—前 122): 西汉学者。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孙。文帝时袭封淮南王。好文学,喜辞章,招贤纳士,门下宾客达数千人。主持编写《淮南鸿烈》(亦名《淮南子》)。该书以道家为主,兼采儒、墨、申、韩、阴阳五行诸家思想。其教育思想以自然为宗。认为禹以水为师,神农以苗为教,“万物固以自然”,“以恬养性,以漠处神”;“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原道》)。指出“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于辽廓,而觉于寂漠也。若夫俗夫之学也,则不然,擢德 性,内愁五藏,外劳耳目。”(《俶真》)提倡“顺天适情”,认为颜渊夭死、子夏失明、季路受葅等,均“迫性拂情”所致。强调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马,聋虫也,而可以通志气,犹待教而成,又况人乎”。又认为上者如尧舜文王,不教而合道,下者如丹朱商均,贤师不能化。至于中材,则“教训之所谕而芳泽之所施也”(《脩务》)。主张学习要循序,“欲学歌讴者,必先徵羽乐风;欲美和者,必先始于阳阿
采菱。”“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此皆学其所不学,而欲至其所欲学者”(《说山》)。在学习上提倡“大知”、“大慧”,反对“小学”、“小慧”。“人不小学,不大迷;不小慧,不大愚。”又主张人主须自正而教人。“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上行则下效,“故不言之令,不视之见,此伏牺、神农之所以为师也。故民之化也,不从其所言而从所行”(《主术》)。提出“心小志大”、“智圆行方”、“(才)能多事鲜(少)”的人才标准。在人才的培养和任用上,主张“贤主不任己之才,而贵于因材用人,如巧工制木,大者因其大,小者制其小,使各得其宜,则能尽众人之力”(《主术》)。“凡用人之道,若以燧取火,疏之则弗得,数之则弗中,正在疏、数(迟、疾)之间”(《说林》)。

为您推荐

鬼谷子

鬼谷子: 战国时思想家。楚国人,一说齐国人。姓名传说不一,“颍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史记·苏秦列传》集解)。长于养性持身 和纵横捭阖之术,为纵横家所宗,苏秦、张仪皆师事之。《隋书·经籍志》著录《鬼谷..

师乙

师乙: 先秦时乐师。《礼记·乐记》载:他与子贡探讨乐理,认为不同类型的歌适宜于不同个性的人演唱,“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

陆贾

陆贾: 秦汉之际学者。楚人。有口才,善辩论。随汉高祖平定天下,常为外交使者,游说诸侯。官至太中大夫。惠帝时吕太后专权,告病辞官家居。后献策翦除吕氏之党。文帝即位,又以太中大夫职出使南粤,说服南粤王归服汉廷。以高寿而..

曾子(约前 505—前 436)

辕固生

辕固生: 西汉经师、学官。今文诗学“齐诗学”开创者。齐(今山东临淄)人。景帝时为博士。其时窦太后好老子书,召问,对曰:“此家人言耳!”险被杀。后为清河王刘乘太傅,疾免。武帝初,复以贤良征用,因诸儒嫉毁,以年老罢归。时以《齐..

许行

许行: 战国时农家学派代表人物。楚国人。与孟轲同时。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在肯定分工互助的基础上,提倡人人平等劳动、物物等量交换,反映古代社会农民的理想。从学者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成连

成连: 春秋时音乐家。善鼓琴。教伯牙学琴三年,未臻妙境。谓其师方子春在海中的其技能移人性情。遂引伯牙至东海蓬莱山,自渡海去旬日不返。但闻海水汩没崩澌之声,山林窅冥,群鸟悲号,伯牙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