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 指佛教学者所修持的戒、定、慧三种基本学业。道安《比匠大戒序》:“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戒学即戒律,规戒身、口、意三业;定学即禅定,要求修持者集中思虑,消除情欲烦恼;慧学即智慧,使学者灭除一切欲望烦恼,达到解脱。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常志美(约 1610—1670): 明清之际伊斯兰教经师。一说生于 1600 年前后,卒于康熙初年。字蕴华(亦作永华)。据传原籍为中亚撒马尔汗,九岁随叔奉使入贡北京,遂留居陕西;后至山东济宁,与当地常姓联宗而姓常。一说其先人居江南。少..
萧抱珍(?—1166): 金道士、太一道创始人。卫州(治今河南汲县)人。创教于天眷初。传道于卫州之东,又由徒传到河北赵州、真定一带,远近闻风前往受箓为门徒者,每年达千人。皇统八年(1148),熙宗闻其名,召赴阙,礼遇之,并赐其庵为“太一万..
押座文: 俗讲话本之一。类似引子、楔子。“押”通作“压”,“座”即四座之座,盖开讲之前以梵呗引摄,使听众专心一意,且有隐括全经引起下文之效,相当于今之“开篇”、“定场诗”。日本《大正藏》收有史坦因的 2240 号四种押..
伍遵契(约 1598—1698): 明清之际伊斯兰教经师。字子先,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伊斯兰教经学世家。幼承家学,成年后投山东济宁胡登洲四传弟子常志美门下。学成,执教于南京、苏州、镇江等地。曾辑译《修真蒙引》一书,举凡..
陈景元(?—1094): 北宋道士、道教学者。字太初,号碧虚子,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庆历二年(1042),师事道士韩知止,次年试经,度为道士。十八岁,从天台道士张天梦学《老》《庄》。后隐江淮。熙宁五年(1072)进所注《道德经》,因受命为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