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于拉丁美洲,20世纪60年代以后取得了辉煌成就。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以“印第安人的灵魂”自命,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和拉丁美洲“神奇的现实”熔为一炉,同时他们又受到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特别是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它既是民族的优势是借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一般关心祖国和人民的命运,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作品的基本题材都来自现实生活,但被作家改变了本来面目而披上一层神秘色彩;同时作家又大量引入各种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创作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新现实,但他们在小说中变现实为魔幻却又不失其真。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阿斯图利亚斯的《玉米人》等。

为您推荐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新现实主义历史,一般从1945年R.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算起,然而他的孕育期却早在真正时期便已经开始,并..

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论争

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论争: 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论争发生于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论争的一方以胡风为主,胡风撰文论述作家在创作中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十分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以克服创作中的客观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后期从苏联引入这一口号,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其影响比以往其它方法更加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当代。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1932年苏联首届作..

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论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1934年由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法之一。早在19世纪,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希望有一种新的创作方法来反映新的时代。它要求艺..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 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法国的一个视觉艺术流派,在文学、电影、戏剧、建筑等领域也有广泛影响。支配这一运动的领袖是法国诗人、理论家布勒东,其“自动性写作”,即非理性的创作对美术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