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传
自叙传: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其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和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及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论角度,认为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丧失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必须进行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2)..
自由体诗:郭沫若一方面强调“形式方面我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同时认为“情绪的世界是一个波动的世界,节奏的世界”。“这虽没有一定的外形的韵律,但在自体是有节奏的”,基本有两种类型:(1)外在格律严禁,押韵,诗节诗行大..
庐隐的感伤小说:用哀伤笔调叙写五四一代青年复杂的感情世界,尤其表现一代青年女性追求民主解放和爱情幸福,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景,《海滨故人》标示她转向郁达夫式的自叙传体写作,加上女性作家纤微细腻的心理笔致,个..
许地山的宗教题材小说:宗教传奇色彩始终不离许地山小说,宗教研究家的信仰与对宗教内在感情的体验,造成了他与郁达夫,与乡土回忆者不同的浪漫传奇小说,下笔是人生实景,出笔已达超现实境界。(1)《命命鸟》:人物对生命的态度,敏明..
抗战时期郭沫若六个历史剧:《虎符》《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明确提出”先欲制今而后借鉴于古“据今推古的理论。其人物反映出历史悲剧精神,他们自觉意识到“以仁义思想来打破旧束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