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类学

文类学: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反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局面,它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视域中去考察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文类学研究是伴随着形式主义批评和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崛起而得到大发展的。

为您推荐

童心说

童心说: 李贽《焚书》“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童心”就是赤子之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

气盛言宜

气盛言宜: 韩愈《答李翊书》“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韩愈特别重视作家精神力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强调作家的道德行为和文艺修养。所谓“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

比较文学主题

比较文学主题:即深藏在作品内部,通过思考和解读才能浮现出来的,作者对生活及其所描写的事件的总的看法。一般来讲,比较文学中的主题不同于一般文学理论中的主题,在比较文学中往往把主题看成是抽象的。不同作品有不同主题,但..

“性灵”说

“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 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文以载道是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观点。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贯道”发展,经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解释得到完善。“..

主题学

主题学:主题学的研究方法,既是在了解掌握了时代背景、地域文化、作者生活经历、价值取向等等方面的信息之后,对一部分作品进行发现和探究、挖掘出作品的主题。除此之外,主题学的研究范畴还包括题材、母题和意象,甚至某些套..

比较文学美国学派

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美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史上第二个影响最大的学派,它的主要是针对法国学派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偏颇和不足而产生。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既包括“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