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
“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孤岛”文学即发生在这一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的文学,它密切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现实,巧妙揭露敌人罪行,讽刺殖民地的都市生活和知识社会的陈腐,表现当时的民族精神、社会声息。于伶、阿英的剧作,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唐弢、柯灵的杂文等都是其优秀代表。孤岛还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等重要著作及大量文学刊物。孤岛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一页载入史册。

为您推荐

“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于1917年开始,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由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首先发难,继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响应和参加的主要有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李大钊..

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文学论争指的是1928—1929年鲁迅、茅盾等和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包括国际革命文学队伍内)左倾思..

暴露与讽刺文学

暴露与讽刺文学:1938年4月,当一般小说满怀热情地讴歌抗战中的民族精神和英雄行为的时候,张天翼却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抗战营垒中的隐患与蠹虫,发表了讽刺杰作《华威先生》。华威先生》的发表,曾在本时期的文坛上引起过一场..

文学与抗战关系论争

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从地域而言是指上海租界,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就时间而言,是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止,历时四年多;..

"人的文学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

民族主义文学

民族主义文学: “民族主义文学”是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属于国民党的一个文学派别,由潘公展、王平陵、黄震遐等上海市党部委员、国民党文人、军官组成,发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鼓吹要建立“文艺的中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