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剧”

“爱美剧”:是继文明戏之后,二十年代初由民众戏剧社提倡的一种戏剧运动。是根据“业余”的英文译音而来的,主张抨击传统旧戏和堕落的文明戏;提出戏剧理论建设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戏剧商业化、庸俗化的弊病,大力倡导“非营业性质的,提倡艺术的新剧”,即陈大悲倡导“爱美剧”,这在当时的戏剧界产生过相当影响。

为您推荐

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

民族新歌剧

民族新歌剧:是因《白毛女》的成功而诞生的一个新剧种,它是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借鉴西洋歌剧传统戏曲、民歌、话剧等样式面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歌唱、对话、舞蹈相结合,但主要通过叙述事件,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女神》

《女神》:诗集,郭沫若著。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

“五四”文学革命

“泛神论”

“泛神论”:一称万有神教,谓宇宙间只有一个长住不变,自有永有,绝对永恒的「本质」(essence);有限之物(finitethings),万殊变迁,其本身并无真正的存在,印度教称为幻影(maya)。此派反对超越神论,否认神的位格,以及上帝创世之说,谓有限之..

红色鼓动诗

红色鼓动诗:红色鼓动诗的代表人物是殷夫,主要内容是以高昂的革命斗争精神显示鲜明特色。抒写了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和战斗意志,以及对无产阶级事业必然胜利的乐观坚定的信念。其艺术特点是以壮为诗魂,都用浪漫主义直抒..

“愤激小说”

“愤激小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一些进步作家面对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和高压政策,甚为不满表现出愤激之情,产生了要求复仇和拼命的情绪。于是在作品中,往往描写带有疯狂性的冒死一拼的行为。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以暗杀、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