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艺文志➀

明史艺文志:

史志书目。①商务印书馆汇编《十史艺文经籍志》之一,1953年版,精装2册,后附书名、人名索引。此书以《明史·艺文志》为主,另补3种,附2种,分述如下:(1)《明史·艺文志》4卷。此志经过三次撰修改写:第一次,黄虞稷是*《千顷堂书目》的作者,此书目是以明人着作为主,但附有《宋志》缺略的南宋咸淳以后的着作和辽金元三代着作,千顷堂书目共收书1.2万种。虞稷于康熙十七年至二十八年(1678-1689)在明史馆撰修成《明史艺文志稿》,是在《千顷堂书目》基础上重新增订而成,其好友倪灿为《志稿》作了长达2189字的长序(这篇序与姜宸英的《刑法志序》并称杰作。到张廷玉进呈《明史·艺文志》时此序已被删存仅573字)。第二次,康熙三十三年至五十三年(1694-1714)修史工作由王鸿绪、陈廷敬、张玉书负责,《艺文志》由张负责,实际上工作陷于停顿。此时,黄氏《志稿》由史馆传抄出去,朱彝尊得之,曾据以撰修《经义考》;朱文游(奂)也有一部,被卢文弨借去校于《千顷堂书目》上;卢校本又被吴骞过录一部(吴本今存北图)。卢文弨看到《志稿》前倪灿序,乃误以为《志稿》亦为倪作。他在《群书拾补》中校刊了*《宋史艺文志补》、*《补辽金元艺文志》,均误署倪灿为作者,后人又把卢作为校者,黄虞稷的名字从而没。康熙五十四年至六十一年(1715-1722)间陈廷敬、张玉书已死,王鸿绪主持修史。雍正元年(1723)王氏进呈《明史稿疏》中明确承认他主持下删定的《艺文志稿》实即徐乾学裁定的黄氏旧稿。经过删定的《志稿》,已只有明人着作,所附宋、辽、金、元四朝补志全被删去;明人着作中“无卷帙氏里可考者”或“不甚着者”亦删去;值得肯定的是,这时朱彝尊《经义考》已部分问世,改定者有所采用,并充实了明人着作,使体例较为整齐划一。这一次改动,具体执笔者不知是谁,其主要成就是,真正做到了倪序所言:“去前代之陈编,纪一朝之着述”,开创了断代史志书目的新局面。第三次,从雍正元年至乾隆四年(1723-1739),张廷玉领修《明史》,《艺文志》基本上采用王鸿绪改定稿,略有改动删削,也是“功不抵过”(王重民语)。张廷玉删定的《明史·艺文志》分经部10类,史部10类,子部12类,集部3类,着录明人着作4653(-作4633)种、105973(-作105970)卷。商务本本书有“补3”:清初顺治年间傅维鳞《明书经籍志》3卷,此志以记一代藏书为主,依《文渊阁书目》为依据;明王圻《续文献通考经籍考》;清官修《续文献通考经籍考》。又有“附2”:明焦竑《国史经籍志》6卷附纠缪1卷,此志乃沿袭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而作,多抄自旧目而不辨存佚;清宋定国、谢星缠编《国史经籍志补》(稿本,藏上图)‘据*《传是楼书目》、《读书敏求记》等补焦氏所未备。所记书目,多经目睹,详记版本行款,非焦氏所及。②清尤侗《明艺文志》,亦作《明史艺文志稿》5卷。收明人着作及少量宋元旧作和明刊古籍。误收颇多。有《西堂余集》本。

【参考文献】:

王重民《千顷堂书目考》、《〈明史艺文志〉与补史艺文志的兴起》,见《中国目录学史论丛》(中华,1984)

为您推荐

明史·李梦阳传<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明史·李梦阳传① : 原文 梦阳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弘治时②,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翁然宗之③。梦阳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 注释 ①《明史》,纪传体明代史。清..

《明史纪事本未》

《明史纪事本未》:清谷应泰撰,全书共列 80 个专题,每题一卷,即 80 卷。每卷之后,都附有“谷应泰曰”的史论一节,采用骈偶文体,所论间或亦有新意。本书出于清代官修《明史》以前,多据私家野史,所记成祖设立三卫,进军漠北以及沿海..

增订晚明史籍考➀

增订晚明史籍考:专科提要目录。24卷。*谢国桢编撰。辑录明万历迄清康熙平定三藩事件之间野史稗乘1000余种。依时代、事类分编。提要仿朱彝尊《经义考》例,辑录原序书跋、凡例于前,另加按语于后。注明庋藏。以搜罗广博,考..

中国近八十年明史论着目录➀

明史艺文志➀

明史艺文志:史志书目。①商务印书馆汇编《十史艺文经籍志》之一,1953年版,精装2册,后附书名、人名索引。此书以《明史·艺文志》为主,另补3种,附2种,分述如下:(1)《明史·艺文志》4卷。此志经过三次撰修改写:第一次,黄虞稷是*《..

《拟明史乐府》

《拟明史乐府》:诗别集。清尤侗(1618-1704)撰。一卷,附《外国竹枝词》一卷。侗有《西堂全集》已着录。此集为作者“纂修明史讨论之暇采其遗事,拟乐府歌之以备鉴戒”,共收乐府及民歌二百余首,并附注。乐府多述前代传闻逸事,或..

宋史艺文志补➀

宋史艺文志补:史志书目。1卷。题清倪灿撰,卢文弨校正。实为清初黄虞稷撰。倪曾为作序,卢文弨误以为倪撰。(参见*《补辽金元艺文志》)此目补《宋志》于宋咸淳以后百余年着述缺遗,分经史子集4部50类,着录678家12742卷。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