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指迷➀

乐府指迷:

词论专着。①南宋沈义父撰。1卷。义父字伯时。吴江(今属江苏)人。嘉熙元年(1237)以赋领乡荐。宋亡后隐居不仕。首段《论词四标准》为总论,其余计28则。论词以周邦彦为宗,强调协律、雅正、含蓄、柔婉。今传《乐府指迷》附刻于明陈耀文编《花草粹编》(明万历刊)。《四库全书》着录《沈氏乐府指迷》1卷,据陆锡熊家藏本,亦即《花草粹编》本。近人蔡桢(嵩云)有《乐府指迷笺释》(中华,1948),引证丰富,笺释颇详,并附版本考等。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整理出版蔡氏《笺释》,与《词源注》合印。②明人陈继儒将张炎*《词源》下卷析出,亦题《乐府指迷》,刊入《宝颜堂秘笈·续集》。

为您推荐

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北朝乐府民歌: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出现的人民口头创作,反映新的社会现实,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大发展,对后代诗歌发展有一定影响。南北朝乐府民歌色彩情调各异,“艳曲兴于南朝,胡..

《乐府补题》_

《乐府补题》:中国南宋遗民词选。不著编者名氏。从辑录词作内容考察,辑录者当是宋室遗民。此书选录共37首,作词者有王沂孙、周密、王易简、冯应瑞、唐艺孙、吕同老、李彭老、李居仁、赵汝钠、张炎、陈恕可、唐珏、仇远等..

乐府诗_

乐府诗:中国古代乐府官署中配乐演唱的诗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乐府诗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