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➀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金文着录。20卷。宋薛尚功撰。尚功字用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绍兴中以通直郎佥定江军节度判官厅事,事迹不详。书以摹录文字为主,有释文、考说,对出土地点和收藏处亦多有记载,而不图原器形制,遂开后世金文着作通例。凡录夏器2,商器209,周器253,秦器5,汉器42,共511器。其中或有鉴别考释不当者。为南宋金文着录之重要着作。最初为石刻本,故称法帖,今唯少量残页流传。木刻本世以明崇祯间朱谋垔(yīn)本为佳,于省吾于1935年曾据以择优配套影印,中华书局1986年重印。书末附容庚《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述评》。清阮元于嘉庆间曾以宋刻本校印,较旧本为胜。另有康熙五十八年(1719)虞山陆友桐据汲古阁本抄校(容庚以为后人传抄本),缪荃孙曾加校订,辽沈书社1985年影印,书名《历代钟鼎彝器款识》。

为您推荐

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➀

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书名。30卷。清方濬益着。体例略仿*《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首有《彝器说》3篇,上篇考器,中篇考文,下篇考藏,收录商周器物1382件。摹写精善,重要铭文附有考释,于地理、官制、人物和文字通假尤能详征博..

款识➀

款识:(zhì) ①鼎彝上铸刻的文字。《汉书·郊祀志下》:“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不宜荐见于宗庙。”颜师古注:“款,刻也;识,记也。”此外还有别说,如《通雅》卷33云:“《卮言》曰:‘款是阴字凹入者,识是阳字挺出者。’此因《博古图..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➀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金文资料集。10卷。清*阮元编录。收录商器173,周器273,秦器5,汉器92,魏器3,晋器4,合计550器。铭文根据拓本和摹本摹刻,依据经、史而作考释。卷首有《商周铜器说》两篇,论述古铜器铭文史料价值之重要性,列举..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➀

中国历代私家藏书资料汇辑➀

中国历代私家藏书资料汇辑:传记资料集名。范凤书辑。稿本60万字。是春秋孔丘至现代的私家藏书资料总集。共传藏书家近3000人,计春秋至五代197人,宋元342人,明593人,清(止于康熙末)302人,以生年序次,或以卒年、活动年参酌排入..

历代史表➀

历代史表:史书。59卷,又总序目录合1卷。明末清初*万斯同撰。《史记》创立表的体例,《汉书》以后正史多缺而不备。万氏取材各朝正史,参稽《通典》、《通志》、《通鉴》诸书,旁采各家杂史,补撰了自《后汉书》至《五代史》共68..

历代宅京记➀

历代宅京记:都城志。一名《历代都城宫阙考》、《历代帝王宅京记》。清*顾炎武撰。20卷。汇记历代都城史实,是我国第一部辑录都城历史资料的专书。首列总论2卷。后18卷仿《雍录》、《长安志》体例,以时代为次,上起伏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