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源阁➀

海源阁:

清山东聊城杨氏世代藏书处。*杨以增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前创。藏有艺芸书舍、铁琴铜剑楼、知不足斋、石研斋、孙氏祠堂、红豆山房等旧家遗书。阁有藏室12间,楼上藏宋元精本,楼下置明清善本、殿本、钞本、名校本等,后院书室则贮拓片、字画、古玩。取《学记》“学者而不观于海焉,陋矣”意,因名。首代传人绍和增益藏书甚力,曾得皇室怡府乐善堂大部。先后藏至10万卷以上。编有藏书总簿*《海源阁藏书目》、*《楹书隅录》5卷、《楹书隅录续编》4卷,分别着录所藏部分善本171种、5675卷,98种、804卷。以着录未备,二代传人保彝撰*《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基本录齐海源阁收藏善本455部、11300卷。别编有《海源阁书目》6册,着录3336种、208300余卷、上述目录于晚清目录中享有重要地位。1909年海源阁藏书向清政府地方衙门登记,请求以“海源阁世产”名义予以保护,不使族众分析。1929年阁遭匪患,藏书损失惨重。多遭灭毁,亦有部分被抢掠。次年春复遭洗劫。三代传人敬夫旋携所遗精善本10余箱至天津寓邸。曾以宋本34部、元本25部、名钞名校本40部,凡1250册求售。匪首王金发将赃书携至保定甚多,死后归保定奎文堂书肆。辗转流入北京琉璃厂书肆者不少。其它遗书50余箱分别归于北京图书馆、山东图书馆。后者至今尚辟有专室收藏,展览有海源阁匾额一块、三代阁主画像、尺牍、藏印等珍贵文物。藏印甚多,有“聊城杨氏三世守藏”等10余种。1956年,旧址辟为首批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您推荐

林春溥➀

林春溥:(1775-1862) 清史学家。字立源,号鉴塘、讷溪。福建闽县(今闽侯县)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文渊阁校理,与修国史。曾先后主讲于玉屏、南浦、鹅湖、鳌峰等书院。治学以守约为宗,以实事..

永乐大典➀

永乐大典:类书。明永乐元年(1403),成祖命*解缙等147人将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分类汇为一编。次年告竣,名《文献大成》。成祖以过于简略,于永乐三年命姚广孝等重修,参与者凡2169人,五年定稿,改为今名。次年抄成正本一部,凡22877卷,..

白氏长庆集➀

白氏长庆集:别集。唐白居易(772-846)撰。居易字乐天,原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曾任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得罪权贵,贬江州司马,官终刑部尚书。晚年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

王右丞集➀

禁书➀

禁书:文献学名词。指封建统治阶层为某种特定目的而采用行政手段干预书刊流通的行动。也指禁止刊行或阅读的书籍。有政治性禁书和道德性禁书两种。禁书常与*焚书相关联。我国最早的政治性禁书始于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前35..

庾子山集➀

庾子山集:别集。北周庾信(513-581)撰。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15岁时即为梁昭明太子东宫讲读,后任东宫抄撰学士。与徐陵等出入禁闼,写作绮艳诗文,世称“徐庾体”。后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北周代魏后,官至骠骑大..

汉书艺文志➀

汉书艺文志:史志书目。简称《汉志》。1卷。汉*班固撰。《汉书》中十志之一,记西汉藏书书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目和目录学文献,开创了利用官修书目编正史艺文志的先例。据*《七略》考核删补而成,存其书目和基本分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