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➀

永乐大典:

类书。明永乐元年(1403),成祖命*解缙等147人将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分类汇为一编。次年告竣,名《文献大成》。成祖以过于简略,于永乐三年命姚广孝等重修,参与者凡2169人,五年定稿,改为今名。次年抄成正本一部,凡22877卷,另有凡例、目录60卷,分装11095册,约3.7亿字,为我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所采书籍自先秦迄明初,达七八千种,颇多宋元以前孤本秘籍。清代以来,从中辑出佚书590种附录44种。收入《四库全书》者即有388种,列入“存目”者又百余种。因卷帙浩繁,《大典》编成后从未刊刻。正本原存南京文渊阁,后移存北京宫中文楼。嘉靖四十一年(1562),又命高拱等摹录副本1部,贮存皇史宬。正本约毁于明末。副本入清后改存翰林院敬一亭,日渐散佚,乾隆开四库全书馆时,已缺1000册,计2422卷。后散佚日甚。至光绪二十年仅存64册,后移交京师图书馆。民国以来,陆续征集到原本、副本、复制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线装本,共730卷202册,分装20函。后又征集到67卷,1985年影印线装20册,分装2函。复将两次影印本797卷,附连筠簃丛书《大典》目录60卷,影印为16开精装本,10册。另有台湾世界书局影印742卷本;日本八木书店影印16卷本;大化书局影印814卷(含目录60卷)本等。据报道,栾贵明编成《永乐大典综合索引》,包括着者、书名、子目、附加等四种索引。

【参考文献】:

郭伯恭《永乐大典考》(商务,1938);张忱石《永乐大典史话》(中华,1986)

为您推荐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 宋元南戏剧本集。《永乐大典》凡22 877卷,共收戏文33种。八国联军时全书被劫。1920年叶恭绰自英国买得其中一册,即卷13991 (三未)“戏文27”,包括《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3..

永乐宫壁画②

永乐宫壁画 : 永乐宫原在山西晋南永济县城东南120里的永乐镇上,后因修三门峡迁址于山西芮城。壁画绘于永乐宫的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中,是道教壁画。其中犹以绘于三清殿中的《朝元图》最为出色。《朝元图》描绘的是诸..

永乐大典②

永乐大典 : 明解缙等编,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也可算上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收入古书8000种,包括经、史、子、集以及道藏、释藏、戏曲、平话、工艺技艺等方面的图书共22937卷,11095册,37000多万字。因成书..

永乐北藏➀

永乐南藏➀

永乐南藏:佛经总集。俗称《明南藏》、《南藏》。明代3个官刻藏经之二。开雕于永乐十年(1412),成于永乐十五年(1417)。收经1610部6331卷。分作636函,千字文函号自“天”至“石”。版式、装帧同*《崇宁藏》。基本上为*《洪..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戏曲评注丛书。今人钱南扬校注。三种。依次为《张协状元》五十三出,《宦门子弟错立身》十四出,《小孙屠》二十一出,附引用书目。据连筠簃刊本《永乐大典目录》载,收有戏文三十三本,仅存此最后一卷..

永乐大典➀

永乐大典:类书。明永乐元年(1403),成祖命*解缙等147人将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分类汇为一编。次年告竣,名《文献大成》。成祖以过于简略,于永乐三年命姚广孝等重修,参与者凡2169人,五年定稿,改为今名。次年抄成正本一部,凡2287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