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颂

风、雅、颂:

《诗经》的三大组成部分,其区别主要在内容和乐调上。

风,又叫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以及《豳风》,称十五国风,计160篇,是各诸侯国的地方乐歌。其中多为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了广阔的反映。有直接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行为的,也有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它们是《诗经》的核心和精华所在。

雅有《大雅》、《小雅》之分。

《大雅》31篇,多是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有不少叙述了周的祖先重要史迹和武功,保存了我国最早的一些史诗。《小雅》74篇,大部分是周王室衰微后贵族文人写的政治讽谕诗。

有人认为,雅属“秦声”,系西周王畿一带的乐歌。颂,含《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大都是宗庙乐歌,用于祭祖祀神,其内容为宣扬天命,歌颂祖先的功德,文学价值不高,但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史料价值。

为您推荐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反抗,加深了英、美等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美国逐渐卷入反法西斯的斗争,1939年冬,美国国会修改了“中立法案”,1941年3月,美..

《伐檀》

《伐檀》:《硕鼠》 《诗经·魏风》中的两个篇名。《伐檀》是一首伐木歌,从劳动者伐木的情景引出对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的生活的严正斥责。《硕鼠》用吞食谷物的大老鼠来譬喻贪得无厌的反动统治者,强烈表示了人民寻找理想中..

力扬(文学)

力扬:【生卒】:1908—1964【介绍】: 诗人。原名季信,浙江青田人。早年学习绘画,兼学写诗,“九·一八”事变后,流亡上海,参加左翼文化运动。抗战后不久,出版诗集《枷锁与自由》,后至重庆,参加郭沫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并任..

《琵琶行》

丁易(文学)

丁易:【生卒】:1913—1954【介绍】: 作家、教授。原名叶鼎彝、叶丁易,曾用笔名孙怡、访竹、童宜堂等,安徽桐城人,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受进步同学和进步书刊影响,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

于逢(文学)

于逢:【生卒】:1915—【介绍】: 小说家。原名李兆麟,原籍广东台山,生于越南海防。1934年回广州,开始发表散文、特写。1936年到上海。抗战开始后,先后在广州、桂林、柳州等地当报刊编辑和中小学教员,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

虽:连词。或表示让步,下一分句常有“而”、“然”、“独”等词同它呼应,可译作“尽管”、“虽然”。如:“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或表示假设,可译作“即使”、“纵然”。如:“虽杀臣,不能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