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茅(文学)

前茅:

诗集。郭沫若着。写于1921年至1928年。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8年初版,共收诗23首。诗集是《女神》战斗风格的继承和发展。《黄河与扬子江对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革命意识。《上海的清晨》、《励失业的友人》、《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用鲜明的阶级观点鼓动群众奋起打破“万恶的魔宫”。《太阳没了》是对伟大革命导师列宁逝世的沉痛哀掉。《前进曲》响彻战斗的号音。《哀时古调》九首,是对封建军阀反动统治以及一切依附于反动势力的御用文人的讥刺。诗集洋溢着强烈的革命情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为您推荐

祖国高于一切(文学)

祖国高于一切:报告文学。陈祖芬作。发表于1980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写留学德国的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国献身国防工业,十年动乱中虽然受尽折磨,但没有减少一分爱国的精神,热情歌颂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贵..

哥德巴赫猜想(文学)

哥德巴赫猜想:①报告文学。徐迟作。发表于1979年第1期《人民文学》。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奖。写数学家陈景润的成长与攀登数学高峰的艰难历程。陈景润从小喜欢数学。高中时老师介绍的世界数学难题“哥德..

高玉宝(文学)

高玉宝:传记小说。高玉宝着。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出版。作品主要反映高玉宝一家受剥削、压迫的痛苦生活,以及高玉宝机智大胆和强烈的反抗斗争精神。他敢于将保长儿子狠揍一顿,使他不敢出声。又巧妙地揭破了“半夜鸡叫”..

前茅(文学)

送报夫(文学)

送报夫:中篇小说。杨逵作。原是日文。刊于1934年东京《文学评论》,由胡风译成中文,1936年收入巴金主编的《朝鲜台湾短篇小说集——山灵》。日本制糖公司强行收购土地后,杨君只得离乡背井到东京当送报夫,又受了派报所老板的..

追求(文学)

追求:中篇小说,三部曲《蚀》的第三部。茅盾作。写于1928年6月,最初发表于《小说月报》六至九号。小说描写章秋柳、史循等敏感的、意志薄弱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火与血的包围中”都染上一种世纪末的“时代病..

高干大(文学)

高干大:长篇小说。欧阳山着。华北新华书店1947年初版。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任家沟合作社主任任常有和副主任高生亮(即高干大)在办社方针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前者在执行“政治任务”的借口下,包办代替,不顾群众利益,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