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派

“野草”派:

“野草”派因1940年8月20日创刊于桂林的《野草》(月刊)而得名。

1940年秋天,秦似向夏衍建议,创办一个短小精悍、生动活泼,以刊登杂文为主的综台性文艺刊物,夏衍约请聂绀弩、孟超、宋云彬、秦似等人组成《野草》编委会。《野草》同人在讨论编辑方针时一致认为应该以鲁迅为榜样,运用杂文这一战斗武器,为民族民主革命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刊物的办法也要学鲁迅《准风月谈》和《花边文学》的斗争艺术,在“软性”的文章中,藏几根暴露性和讽刺性的“骨头”。秦似执笔的《〈野草〉月刊发刊语》,以曲折的形式表达了上述意图。

《野草》创刊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发行量从三千份增至一万份,最多时达到三万份。

在延安的毛泽东非常重视《野草》,“嘱人每期寄他两份”,皖南事变后,在重庆的周恩来,“曾两次派人传达他对《野草》编辑方针的意见”,一九四一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莫斯科出版的《国际文学》上有专文介绍《野草》。《野草》从1940年8月20日创刊,坚持到1943年6月1日,共出至第5卷第5期,因被国民党当局查封而停刊。

与此同时,《野草》社还出过《野草丛书》十四种。《野草》月刊和《野草丛书》是当时大后方杂文创作的重要阵地。1946年10月1日,《野草》又在香港复刊,并坚持到新中国建立前夕。《野草》杂志、丛刊和它的作家群作为一个有重大影响的着名杂文流派,以继承和发展鲁迅杂文战斗传统,为民族民主革命服务为宗旨。

它从1940年创立到1949年终刊,历时九年,跨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影响遍及内地、香港和东南亚。在《野草》派存在的九年中,流派成员始终思想统一,团结战斗,这同现代文学史上其他杂文流派相比,显得非常突出。

前期《野草》“始终以期待阳光的心情,歌颂从黑夜边缘过渡到黎明的奋争和战斗。”(秦似:《〈野草〉两年小志》),后期《野草》,在表现中国人民的伟大历史决战时,清晰地勾画出敌我力量的消长,轰响着人民胜利历史进军的历史足音,其杂文有更多的欢歌笑语,后者是鲁迅杂文和上海“孤岛”“鲁迅风”杂文所没有的新特点。《野草》派中的夏衍、聂绀弩、孟超、宋云彬、秦似的杂文自成风格,有艺术上的新创造,推动了鲁迅逝世以后杂文艺术的新发展。

为您推荐

马宗融

马宗融:【生卒】:?—1949.4【介绍】: 四川成都人。1914年赴日留学,1918年归国;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7年回国;1929年再度赴法,并在里昂与罗淑结婚。1933年归国后,先后在上海复旦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等处任教。着有杂文集..

《史记·魏公子列传》

《史记·魏公子列传》:《史记》列传第17篇。主要写了魏公子信陵君无忌不顾当时的等级观念,与夷门监者侯羸、屠者朱亥等贤者交往,并获得他们的支持,进而窃符救赵、却秦存魏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勇于改过、重..

我国地形基本特征

我国地形基本特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自西而东,构成所谓“三大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的最高一级阶梯,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极高山和高原面组成,有“世界屋脊”之称。位于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为世界..

子冈

《史记·陈涉世家》

《史记·陈涉世家》:《史记》世家第18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的传记。具体描写了陈涉与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从发起到失败的过程。这次起义虽然只有几个月时间,却猛烈冲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司马迁肯定了这次起义的正义..

经度与纬度

经度与纬度:经度是个两面角,即某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的夹角。在赤道上度量,自本初子午面作为起点面往东往西度量。往东量值称为东经度,往西量值称为西经度。通常用度、分、秒表示。东、西经180°经线是同一根经线,统称180..

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北朝乐府民歌: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出现的人民口头创作,反映新的社会现实,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大发展,对后代诗歌发展有一定影响。南北朝乐府民歌色彩情调各异,“艳曲兴于南朝,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