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新闻)

党性:马克思新闻学的特殊用语,指新闻活动的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资产阶级新闻媒介从不使用甚至反对党性这个词语,但它们也无不具有他们自己的坚定政治立场,所以它们也是有党性的。不过它们总是掩盖自己的党性。只有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公开声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公开地坚持党性。首先认真论证党性这一概念的是列宁,他从哲学的党性入手,指出“唯物主义本身有所谓党性,要求对事变作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卷363页)。后来他把党性这一概念移用于新闻工作上,指出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党的整部机器的螺丝钉,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服从党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为个人而写作,不能容许超人的、无党性的作者。从此,党性原则成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党的新闻工作的党性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可简单化。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报工作的长期经验,新闻的党性的内涵应包括:1.以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观察世界,对客观事件作出科学解释。2.正确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3.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坚持真理,坚持真实性,不说假话。5.坚定地同一切错误的和反动的思想进行斗争,而不是退缩与调和。6.服从党的组织领导,具有组织性纪律性。

为您推荐

群众性(新闻)

群众性:新闻媒介与广大群众有着密切联系的特征。其具体含义为:1.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是群众的活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群众所关心的种种问题,表达人民的声音。2.吸引群众参予新闻工作,来信来稿,反映群众中的各种问题。3..

党性和人民性一致论(新闻)

党性和人民性一致论:关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一种看法。中国新闻界早有此论。“文革”后有争论,认为党性与人民性也有不一致的时候。1989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李瑞环在新闻..

党性(新闻)

党性:马克思新闻学的特殊用语,指新闻活动的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资产阶级新闻媒介从不使用甚至反对党性这个词语,但它们也无不具有他们自己的坚定政治立场,所以它们也是有党性的。不过它们总是掩盖自己的党性。只..

新闻选择(新闻)

新闻角度(新闻)

新闻角度: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一般包括:选题角..

悬念(新闻)

悬念:欣赏戏剧、电影、电视剧或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家和导演为体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悬念,以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准确、鲜明、生动(新闻)

准确、鲜明、生动: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准确,要求新闻6要素必须准确无误,新闻报道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表述也要准确。鲜明,指记者的立场鲜明,新闻报道要具有鲜明的倾向性,但要寓于事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