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性消息(新闻)

特写性消息:又称“新闻素描”,指以简炼、生动、传神的笔法描写、再现新闻事实的报道文体。近年来中国新闻界提倡的“现场短新闻”即属此类,与此意义相近的还有“目击式新闻”、“现场采录”、“视觉新闻”等提法。一般的消息重在向受众叙述、报告新闻,而特写性消息侧重于描写与再现。这类消息往往给人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采写特写性消息,要求记者深入现场,对事件、人物、现场、气氛、环境及人物心理活动做细致的观察和把握,然后运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传达出事物的精髓,人物的精神,再现出精彩片断、典型细节,感人画面及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情态,以增强事实说服力与现场感染力。一般来说,场面宏大或者独特、气氛感人、戏剧性较强、节奏较为明显、地点及意义较有特色的新闻事实,适用于用特写性消息来描写与再现。

为您推荐

《赵淮青通讯特写选》

《赵淮青通讯特写选》:赵淮青着。新华出版社1988年7月版。9.5万字。辑录作者的通讯特写21篇。有《边城雨濛濛》、《下关的风》、《中南海畔海棠红——记周总理》、《陶铸的风格》、《春城留住海鸥》、《时代歌者的墓碑..

《萧乾散文特写选》

《萧乾散文特写选》:萧乾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30万字。选收1934至1956年间的散文特写共39篇。书前有《未带地图的旅人》作为“代序”。《草原即景》、《万里赶羊》等写于50年代的13篇作品,热情地讴歌了祖国..

《散文特写选(1949—1979)》

《散文特写选(1949—1979)》: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2月至1982年5月版。157.2万字。分3卷,收作品200余篇。所选作品以抒情和记事散文为主,包括部分特写、报告文学和革命回忆录。..

《1959—1961散文特写选》

《1980年散文特写年编》

《1980年散文特写年编》: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46万字。收散文、特写50多篇。其中有刘宾雁的《一个人和他的影子》、理由的《痴情》、陈祖芬的《美》、丁玲的《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韦..

《名人千字文·通讯特写卷》

《名人千字文·通讯特写卷》:陶铠、徐爱民编。海燕出版社1991年1月版。13.8万字。选收“五四”前后至当代30位着名记者和作家的通讯特写62篇,有萧乾、邹韬奋、徐铸成、丘东平、陆诒、何其芳、杨朔、舒群、彭子冈、周而复..

广播特写

广播特写 : 在新闻广播中运用声音对新闻事件、人物活动或场景中富有典型意义和特点的局部,作细致、突出的描绘和再现的报道形式。它的蒙太奇式的形象化表现,既可以增强听觉印象,又有诱发听众共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