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信:记者以给编辑部来信的形式,反映深入实际采访调查中所获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经验等的新闻体裁。以第一人称写法,根据记者采访中的见闻、感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可以提出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引起公众注意;可以通过对典型事实的具体剖析,指出克服实际工作中某种错误倾向的必要性;也可以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看法、建议。在写作上更为灵活自由,或具体叙事,或描绘现场,或旁征博引,或直抒己见,或据理论辩,不拘一格。
- 欢迎来到文学网!
记者来信:记者以给编辑部来信的形式,反映深入实际采访调查中所获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经验等的新闻体裁。以第一人称写法,根据记者采访中的见闻、感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可以提出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引起公众注意;可以通过对典型事实的具体剖析,指出克服实际工作中某种错误倾向的必要性;也可以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看法、建议。在写作上更为灵活自由,或具体叙事,或描绘现场,或旁征博引,或直抒己见,或据理论辩,不拘一格。
《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海稜等着。新华出版社1985年6月版。23万字。收海稜(缪海稜)、张铁夫、张沛3位记者从1941年至1946年采写的延安通讯69篇。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战争年代的生活、劳动..
《外地记者看黑河》:黑河地区新闻中心等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1992年8月版。19万字。通讯报道集。分“解冻的黑龙江”、“春潮涌动黑河”、“黑河是个好地方”、“边境线上的经贸热”、“独具魅力的‘一日游..
《记者日记》:副名:“劫后余灰”中的片断。冠西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版。11.8万字。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生活的日记体散文集。分“临沂之战”、“万里旅行”2部分,共170余篇。前一部分是1945年作者作为战地特派记者,逐..
《白头记者话当年》:夏衍着。重庆出版社1986年5月版。20.9万字。作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与党直接领导的《救亡日报》、《华商报》、《新华日报》和《建国日报》的组织领导和实际工作。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关于..
《记者和她的故事》:戈悟觉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5月版。12.7万字。共收短篇小说10篇。包括《记者和她的故事》、《邻居》、《故乡月明》、《蔚蓝的池水》、《马龙来访》、《妻子》等。作品有的反映在人烟稀少的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