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论性按语: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简短的评介或议论性文字。可以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点明报道或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事物的意义,便于人们领会文意;可以依附报道或文章及时传达各级管理部门的最新精神,交待或重申有关问题的政策界限;也可以赞扬先进、批评错误,明辩是非,提出建议,通过个别启示一般。
- 欢迎来到文学网!
政论性按语: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简短的评介或议论性文字。可以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点明报道或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事物的意义,便于人们领会文意;可以依附报道或文章及时传达各级管理部门的最新精神,交待或重申有关问题的政策界限;也可以赞扬先进、批评错误,明辩是非,提出建议,通过个别启示一般。
《中国政论文学史稿》:张啸虎着。武汉出版社1992年10月版。52万字。共8篇:一、远古:初露锋芒;二、先秦:群星灿烂;三、两汉:气象恢宏;四、魏晋南北朝:绚烂多姿;五、隋唐:中流砥柱;六、两宋:论议煌煌;七、辽金元:北国风光;八、明朝开国..
《政论》:东汉崔撰。5 卷,现存一卷。作者针对当时“五纲纵驰”、“智士抑郁”、“政令垢玩”、“上下懈怠”的情况,提出了自己匡时救弊的治国方案。主张要提拔重用明皙贤士,施政要博采各家思想。强调重赏深罚,明著法术,且做..
文艺与政论:冯雪峰作于1940年5月13日,收入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冯雪峰论文集》(上)。本文带有宏观的性质,作者虽然并不是专论杂文和鲁迅杂文的,但却对杂文和鲁迅杂文作了深刻的论述,富于历史感和理论深度。他认为..
政论:①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形势中重大的事件和现实问题的议论文。包括社论、专论、时评、宣言、声明等文体。政论是近代报刊上出现最早的评论形式。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开中国报刊重视政论之先声。..
一事一议:①一种既报道事实又针对事实议论说理的评论体裁,常以专栏评论的形式出现。写作上要求事例典型,据事论理,小中见大。(新闻)一种就事论理的议论方法,在编后、短评及专栏小言论中经常采用。针对具体而典型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