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讯社(新闻)

中央通讯社: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通讯社,1924年4月创立于广州,1927年迁往南京。武汉国民政府另立中央通讯社,宁汉合流后停办。1932年第1次改组,提出“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三大方针。1935年9月开始对外发稿,主要是亚洲国家。到1948年,该社分支机构国内有52个,国外有25个,员工达2653人。抗日战争期间,总社迁往重庆,1946年2月迁回南京,1949年2月迁至广州,年底迁往台北市,设址于西宁南路22号。1950年9月第2次改组,设管理委员会,代行董事会职权,逐步向企业化过渡。1973年4月第3次改组定名为“中央通讯社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21名,监察人4名。社长1名,由董事会提名。在台中市设有中部分社,高雄市设有南部分社,另在基隆、桃园等地设有13个办事处,在国外一些城市也设有分社或办事处。主要业务活动有:向台湾各新闻机构提供新闻、特稿和图片;向世界播发新闻和图片;向台湾工商企业和财经金融机构提供经济信息及英文《合众商品新闻》和《路透商品新闻》;每月出版一期《国际问题译释》等。每天译发国际新闻4万余字。历任社长有萧同兹、曾虚白、马星野、魏景蒙、潘焕昆、黄天才。

为您推荐

《关于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的通知》

《关于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的通知》 : 中共中央1949年6月5日发出。《通知》说,为了适应广播事业日趋扩大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原新华总社的口头广播部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领导并管理全国..

汪伪中央广播电台

汪伪中央广播电台 : 汪精卫伪政府在南京建立的广播电台,为了混淆视听、蒙蔽舆论,该台与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同名同呼号(XGO-A)。该台由原伪“南京广播电台”于1941年3月改名而成。抗日战争胜利后,被..

《中央广播无线电台年刊》

《中央广播无线电台年刊》 : 中国国民党中央广播无线电台1929年12月编印。全书分为“论著”、“专载”、“纪事”、“报告”和“附录”五个部分,由叶楚伧、吴道一作序。所收重要文章和资料有吴道一..

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

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

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 : 国民党管理全国官办和民营广播事业的决策机构,全称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1936年2月成立于南京。该会由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宣传部、交通部、..

中央电视台的对外电视宣传

中央电视台的对外电视宣传 : 中国的对外电视宣传始于1984年。初期的对外电视,主要采用发送录像带的方式。当时,中央电视台每年发送到国外的录像带在2万盘左右。发送对象主要是我国各驻外使领馆,与..

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50周年大会

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50周年大会 : 1990年12月28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大会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召开。会上首先宣读了江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