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事件(新闻)

水门事件:1972年6月17日,华盛顿警察当局逮捕了潜入设在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安装窃听器的5个人。《华盛顿邮报》在揭露这一事件中起了关键作用,记者B·伍德沃德和K·伯恩斯坦以敏锐的新闻嗅觉紧紧抓住这一线索,通过深入采访,一直追到幕后指使者——白宫。《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陆续参加了这一事件的调查和报道,引起全国公众和立法、司法机关的注意。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从开始矢口否认改称他应为此事承担责任。1973年10月23日美国众议院责成其司法委员会调查尼克松的罪证。最高法院和国会也就此事件举行讯问和听证会。尼克松起初不肯交出他在办公室与顾问们谈话的录音带,后来不得已陆续交出绝大部分的录音带,但仍保留关键性的3盘录音带。1974年7月24日最高法院以8比零的多数裁决要他交出全部录音带,同年7月众议院司法委员在检查了许多交出的录音带后,提出弹劾尼克松滥用职权、妨碍司法、蔑视国会三条罪状。8月5日尼克松承认他对水门事件的掩盖并同水门事件有牵连。8日尼克松宣布辞职,第二天生效。水门事件历时26个月,结果是尼克松下台,司法部长J·N·米切尔、高级顾问霍尔德曼、埃利希曼和白宫律师C·W·科希松等人都因不同的罪名而服徒刑。《华盛顿邮报》因此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项目中最重要的公众服务奖。它的两名年轻记者事后写的《总统的亲信》一书成了畅销书,并拍成了电影。此外,几乎所有与水门事件有关的原告、被告、律师、检察官,包括尼克松在内都写了回忆录,畅销美国。国际舆论界认为水门事件的幕后是垄断集团之间的斗争。

为您推荐

巴西的“公开运动”(新闻)

巴西的“公开运动”:1975年,巴西军政府停止对《圣保罗州报》的事先检查,对其他报刊的检查也逐渐放松。巴西新闻界借此机会,开始了争取新闻自由的“公开运动”。1975年11月,被关在狱中的圣保罗教育电视台新闻部主任赫佐..

阿尔巴尼亚“文化反党集团”事件(新闻)

阿尔巴尼亚“文化反党集团”事件:1973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原《人民之声》主编(后改任地拉那党委书记)法迪尔·帕奇拉米与当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托迪·鲁鲍尼亚认为,国内保守主义思想严重,文化艺术应更开..

《舆论》事件(新闻)

《舆论》事件:1972年,盖斯帕兰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创办《舆论》周刊,不久发表关于美国在巴西私人投资的调查报告。巴西政府认为这个报告损害了引进外资的政策,决定对该刊实行事先检查。后来,盖斯帕兰和两名编辑被捕,杂志..

水门事件(新闻)

夫妻小报获普利策奖(新闻)

夫妻小报获普利策奖:旧金山以北小镇雷埃斯角有一个辛纳农基金会,雇有40名律师,做了许多坏事丑事,各大报都未敢揭发。1978年,该镇大卫·米切尔夫妇所办的《光明周报》揭发了基金会的问题,受到恫吓。但米切尔夫妇得到了..

黄世仲(新闻)

黄世仲:中国近代新闻记者、报人。又名棣荪,字小配,号禺山世次郎,笔名渐显。广东番禺人。早年到东南亚谋生,常向邱菽园在新加坡创办的《天南日报》投稿。1901年参加新加坡民主革命团体中和堂。1902年冬赴香港,任《中国..

胡石庵(新闻)

胡石庵:中国近代报人、作家。原名人杰,又名金门,号天石、忤憨室主。湖北天门人。出身封建世家。早年参加兴中会,肄业于经心书院。1900年参加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起义,后又加入湖北革命团体日知会,曾两次被捕。1909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