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胡风的批判(新闻)

对胡风的批判:中国新闻界和文艺界将学术争论上纲为敌我斗争的一次批判运动。胡风是30年代的左翼作家、诗人。解放前对中共的文艺政策有不同看法,发表过不同意见的论文,解放后与中共文艺方面的负责人意见分歧加深。1954年7月他向中共中央政治局送上长达30万言的报告,系统陈述自己的文艺思想。195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开展胡风思想批判的报告》,认为胡风的意见是在马克思主义外衣掩盖下,借现实主义之名否定文学的党性原则,抹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作用,否认作家深入群众生活的重要性,否定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形式,并断言是彻头彻尾的反党反人民的文艺思想,是宗派主义小集团活动,同胡风的斗争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共中央批发了这个报告,从此报刊开始了对胡风的批判,从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1955年5月13日、24日、6月10日,《人民日报》分三批连载了胡风同他的朋友们的来往信札摘录,并不断插入编者按语,把这些私人通信说成“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反革命活动的证据。在第三批材料中,毛泽东写的按语断言胡风等人是“一个暗藏在革命阵营的反革命派别,一个地下独立王国”,“是以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恢复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统治为任务的”。由此从批判胡风进而发展为全国肃清反革命的运动。胡风于1955年5月18日被捕,“文化大革命”中加判无期徒刑。此案前后株连2千余人,正式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者70余人。1978年胡风被释放。1980年、1985年、1988年前后三次经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复查并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为胡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指出胡风的一生是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党对社会主义抱着坚定信念,为文艺事业作出贡献的一生。对胡风的文艺思想和主张,应按照宪法关于学术自由,批评自由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正常的讨论中解决。胡风于1985年病逝。

为您推荐

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

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 : 批判诗学著作。戈特舍德著。1730年出版。戈特舍德(Gottsched,1700—1777),德国文学理论家、作家。本书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论述了诗的一般原理,指出诗的本质在于摹仿自然,写诗是一种智力..

批判现实主义

出版时间:1985-10 批判现实主义 : 欧洲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文学艺术中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尖锐化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它的进步意义在于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揭露封建制度和资本主..

《趣味批判》

《趣味批判》:[意]德拉·沃尔佩着。王柯平、田时纲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9月版。21万字。分3章:诗歌“意象”批判;诗歌语义阐释;拉奥孔1960年。附录收作者论文5篇:《恩格斯、列宁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学》,《论“先锋派..

《〈河殇〉批判》

《武训与《武训传》批判》

《武训与《武训传》批判》:华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华南人民出版社1951年7月版。9.3万字。影片《武训传》由孙瑜于1949年摄制,描写武训(1838-1896)乞讨、放债兴办义学的故事。该片1951年上映后,在文化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

《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

《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郑欣淼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28.3万字。以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为经,以他的社会观、历史观、文艺观及儒、道、释传统思想为纬,论述鲁迅提出“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

康德三大批判着作

康德三大批判着作:18世纪后半期德国着名哲学家康德(1724-1804)所着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部哲学名着的并称。《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认识论巨着。初版于1781年,1787年二版时作者作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