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新闻界两次座谈会(新闻)

1957年新闻界两次座谈会:1957年发动“反右”前后北京新闻界举行了两次气氛截然不同的座谈会。第一次座谈会举行于5月16日至18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研究部、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和人民大学新闻系联合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北京、上海、辽宁、山西等地新闻工作者200多人。与会者就新闻工作中的迫切问题展开争鸣,主要集中在两类问题上:一类是有关新闻理论问题,如新闻的阶级性、商品性、指导性、趣味性和新闻自由、新闻价值等等;另一类是有关新闻实际工作的问题,如报社的工作方法和记者作风等等。在争鸣中,提出了不少尖锐意见,如说报纸成了“布告牌”、“留声机”、“翻版书”……;有的主张报纸一方面应有政治性、思想性,另一方面应有商品性、趣味性;有的批评工作效率太低,主张办“同仁报”;有的认为新闻理论贫乏,教条主义严重。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从“争鸣”转入“反右”。6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文汇报在一个时间内的资产阶级方向》。文章指出:“上海《文汇报》和北京《光明日报》在过去一个时间内,登了大量的好报道和好文章。但是,这两个报纸的基本政治方向,却在一个短时期内,变成了资产阶级报纸的方向。……这两个报纸的一部分人对于报纸的观点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们混淆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原则区别。”6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站在什么立场办报?——上海各报对本报编辑部文章的反应》;《文汇报》也发表社论,表示接受《人民日报》的批评。新闻界正式转入反右阶段。自6月24日起,北京新闻界举行第二个阶段的新闻工作座谈会,由以上3个单位,加上复旦大学新闻系联合召开。参加者除北京外,还有上海、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地的新闻界人士。这次座谈会持续举行到8月中旬才结束。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揭露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篡夺某些报纸领导权的活动,批判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会上集中火力批判了章伯钧、储安平的“反党活动”,批判罗隆基、浦熙修、《文汇报》编辑部的“右派活动”,批判顾执中的新闻观点,批判王中的“反党新闻学纲领——《新闻学原理大纲》”。王中在会上辩解受到斥责,要他回上海彻底交代。在会上,有的人表示撤回在第一次座谈会上发表的主张,有的人作了自我检查。与北京举行的新闻工作座谈会的同时,上海、辽宁、重庆等地也分别召开了类似的以反右为主题的新闻工作座谈会。

为您推荐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出版时间:1985-10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毛泽东同志1942年5月在党中央于延安邀集文艺工作者举行的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即5月2日讲的“引言”和5月23日作的“结论”,于1943年10月19日在..

上海广播界座谈会

上海广播界座谈会 : 上海解放之初,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私营广播电台之间加强交流,推动私营台改造的一种集会形式。第一次会议于1949年7月11日举行,由上海台召集,以后各次由22家私营台轮流主持。1952..

全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座谈会

全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座谈会 : 广播电影电视部1989年8月14日—16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文件和李瑞环同志8月2日视察广播电影电视部时的讲话要点。部长..

延安文艺座谈会②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论著。毛泽东著。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这是作者于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分《引言》和《结论》两部分。作者在讲话中总结了五四以来我国革命文艺发展的..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毛泽东著。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和凯丰同志(当时任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联名邀请延安文艺界的一些同志召开文艺座谈会,该文即是毛泽东同志在会上的发言。《讲话》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