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爆炸新闻发出前后(新闻)

原子弹爆炸新闻发出前后: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自己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奉命发出新闻公报和政府声明,震动了国内外。事先10月15日下午,周恩来总理通知吴冷西、乔冠华、姚溱晚上到他那里去。周恩来说:明天要在罗布泊附近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你们要起草一个公报和一个政府声明,今晚搞好,并送毛主席审定,到明天爆炸成功后发表。他详细谈了公报的基本内容和政府声明的几个要点。这时已是晚8点。吴冷西等3人边讨论边拟稿。由于总理指示明确,近2000字的政府声明刚过午夜就拟定完毕。16日清晨2点,周恩来看过草稿后认为稿子大体可用,个别词句再修改一下,就送毛泽东审定。16日上午,当时任新华社社长的吴冷西根据周总理的交待,通知广播事业局、《人民日报》和《北京日报》负责人对这一消息的发表作好准备。10时,周恩来又派秘书送来打印稿,听候通知再发。15时过后,周恩来来电话,爆炸已成功,两稿开头空白处填上“16日15时”。毛泽东又指示先听外国的反映才公布,要新华社密切注意外国通讯社的消息,随时向他报告。此时新华社先后收到来自东京、华盛顿、斯德哥尔摩、伦敦、巴黎的关于我国核试验消息,连续报告周恩来,中央才决定在22时公布了这一消息。

为您推荐

《爆炸英雄李混子》

《爆炸英雄李混子》:李铁珊着。河北人民出版社1955年2月版。4万字。中篇报告文学。描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闻名晋察冀边区的爆炸英雄李混子的事迹。第一部分叙述李混子在中国共产党培育下的成长过程。第二部分重点..

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

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 : 或称“爆炸文学”,指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崛起,引起世界轰动,于20世纪60至70年代形成高潮。80年代已转为退潮,因而有人又提出“爆炸后文学”的称谓。 ..

信息爆炸(新闻)

信息爆炸:信息数量的骤然增加。在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媒介除了人们熟悉的广播、电视、电话、录音机之外,又逐渐出现了计算机、光导纤维、通信卫星等各种新的信息载体和传递手段,这就使社会现存信息的数量爆炸性地增加。..

“突出政治”问题的论战(新闻)

“三家村”冤案(新闻)

“三家村”冤案:林彪、江青一伙阴谋制造的一大冤案。1961年北京市委的理论刊物《前线》约请邓拓开辟一个杂文专栏,由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轮流撰稿,各自选题,文责自负,取名《三家村记》。这一专栏的文章和《北京日报..

批判《海瑞罢官》(新闻)

批判《海瑞罢官》:京剧《海瑞罢官》是历史学家吴晗根据毛泽东的示意写作的,1960年底完成,1961年上演。主题是宣传明代廉吏海瑞刚直不阿,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1962年左倾思想又有抬头,江青向毛泽东提出要批判《海..

《长短录》风波(新闻)

《长短录》风波:《长短录》是《人民日报》1962年5月—12月副刊上的一个小专栏,特邀五位著名杂文作家(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前后不定期发表杂文作品37篇。这一专栏的开辟是在1962年1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