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录》风波(新闻)

《长短录》风波:《长短录》是《人民日报》1962年5月—12月副刊上的一个小专栏,特邀五位著名杂文作家(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前后不定期发表杂文作品37篇。这一专栏的开辟是在1962年1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之后。鉴于“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中央号召全党恢复实事求是传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创造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在这一号召下,不少报纸相继开辟专栏,刊登杂文,贯彻“双百”方针,各报一时出现清新活泼的局面。《长短录》取“长短相较,取长补短”之意,并以“表彰先进,匡正时弊,活跃思想,增加知识”作为方针。由于作者都是名手,笔下旗帜鲜明,态度明朗,主题含蓄不隐晦,行文婉转而不艰涩,并各自保持了个人的写作风格。《长短录》的文章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全国许多报纸的杂文写作。1962年10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决定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政治气氛又趋紧张,5位作者来稿剧减,《长短录》亦终刊。在“文化大革命”中,《长短录》受到批判,被认为是“说资本主义之长,道社会主义之短”,“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旁敲侧击、瞒天过海”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大毒草”,编者和5位作者受到迫害,其中两位(吴晗和孟超)含冤去世。全国各报杂文专栏摧残殆尽,大批作者以“长短录俱乐部”成员而受株连。粉碎“四人帮”后,《人民日报》出版社将《长短录》全文收集出版,以正社会视听。

为您推荐

风波

出版时间:1985-10 风波 : 鲁迅1920年10月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辫子”风波。辛亥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仅仅赶跑了一个清朝的皇帝,而没有根本触动整个社..

《小井风波录》

《小井风波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20万字。《小井胡同》是李龙云创作的一部五幕话剧,1980至1985年先后两次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搬上舞台,在戏剧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书是关于该剧本全..

《平淮西碑》之风波

《平淮西碑》之风波 : 宪宗于元和十二年(817),任裴度为统帅,李愬为将军,平定割据淮西的吴元济。宪宗命韩愈作《平淮西碑》,刻石后引起李愬不满,以为只突出裴度,而抹杀自己的功劳。李妻是唐室公主,便向宪宗哭诉。宪宗..

张孝祥状元及第之风波

《一面小白旗的风波》

《一面小白旗的风波》 : 吉学沛著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长江文艺》1954年3月号上,后收入吉学沛短篇小说集《一面小白旗的风波》(1954)。小说通过描写农业生产合作社女干部叶俊英不徇私情,给锄地粗..

风波

风波 : 短篇小说。鲁迅著。发表于1920年《新青年》8卷1号。作品以张勋复辟事件为背景,描写它在江南水乡所引起的一场风波。船工七斤因在辛亥革命时被剪掉了辫子,当听到张勋复辟消息,皇帝又要坐龙廷,没有辫子要杀头后,..

暂行报律风波

暂行报律风波: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次长居正等人,鉴于《大清报律》废止后报刊出版无章可循的状况,制定了简略的《暂行报律》,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与报界约法三章。具体内容有:(1)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