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之歌》事件(新闻)

《园丁之歌》事件:“四人帮”发动各地批判围剿湘剧《园丁之歌》。《园丁之歌》是1972年湖南省专业文艺调演中涌现的一个剧目,剧中塑造了一个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形象,上演后受到广大群众和师生的欢迎与赞扬。1973年该剧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舞台纪录片。江青、张春桥在1973年7月28日审片时,诬陷《园丁之歌》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唱赞歌,为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招魂,向无产阶级反攻倒算,强令京、津、沪、湘3市1省进行批判。1974年8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初澜(国务院文化组创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写作班子笔名))的文章《为哪条教育路线唱赞歌——评湘剧<园丁之歌>》。接着,各地报刊发表近百篇批判文章,围剿《园丁之歌》。1974年12月,毛泽东视察工作回湖南指定要观看这部电影,并加以肯定。但“四人帮”仍负隅顽抗,继续玩弄阴谋诡计。1976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的文章《扼杀<园丁之歌>也是为了篡党夺权》,并加了编者按语。从此,报刊开始使用停用多年的“光荣的人民教师”、“光荣的园丁”等一类提法。

为您推荐

园丁集

园丁集 : 印度诗集。泰戈尔(见“吉檀迦利”)作。1913年出版。中译本吴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出版。本诗集共收入85首诗。诗集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爱情。诗人热情地讴歌爱情,细腻地刻画了处于特别情绪之中的女主人公..

园丁之歌

园丁之歌 : 独幕湘剧。柳仲甫等根据湖南花鼓戏《好教师》改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1月出版。这出小戏围绕着两个小学教师俞英和方觉在怎样对待不愿学习文化课的学生陶利上展开戏剧冲突。全剧以玩具火车为引线,写陶利..

泰戈尔诗选·吉檀迦利·园丁集(诗歌)

泰戈尔诗选·吉檀迦利·园丁集:印度泰戈尔著。泰戈尔在九十年代进入创作的旺盛期,《吉檀迦利》是他在50岁时的代表作之一,收入诗103首。《园丁集》收入诗84首。歌唱青春与爱情,抒发对孟加拉大自然的爱慕,感情热烈,达到..

儿童文学园丁奖

标题与无标题音乐事件(新闻)

标题与无标题音乐事件:“四人帮”及其亲信借所谓“音乐的阶级性”问题而发动的一场批判周恩来的事件。1973年11月,土耳其音乐家小组拟来华演出。在请示报告上,附了一份演出曲目介绍。经周恩来和有关领导通过之后,姚文..

风庆轮事件(新闻)

风庆轮事件:“四人帮”在“文革”后期制造的一起攻击周恩来的事件。1973年2月,上海江南造船厂造成“风庆”号万吨货轮。交通部担心国产主机和雷达等设备不能适应远航,为安全起见规定,“风庆”轮在近海航行。1974年初,..

“批林批孔”运动(新闻)

“批林批孔”运动:“文革”后期,江青一伙打着“批林批孔”旗号,矛头对准周恩来。1974年1月12日,王洪文、江青给毛泽东写信,要求把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转发全国,经毛泽东批准,1月17日中央一号文件转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