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K.

    曼斯菲尔德,K. :   英国女作家。1888年10月14日生于新西兰惠灵顿。父亲是新西兰银行行长。19岁到伦敦,从事文学创作。她的创作有短篇小说、诗和文学评论,并与人合译过契诃夫和高尔基的作品。1923年1月9日在法国枫丹白露镇阿翁村去世。
  她最早的短篇小说集《在德国公寓里》(1911)是1909年旅居巴伐利亚时的试笔,批评了当地对婢仆的非人待遇、妇女所受的屈辱和压抑,嘲笑了没落贵族和民族偏见。以后出版的有《幸福》(1920)、《园会》(1922)。她死后出版了《鸽巢》(1923)、《幼稚》(1924)等 4部短篇小说集。《玩具房子》写洗衣妇的两个幼女在小学极受歧视,偶然被富家小姑娘邀去家中看玩具房子,遭人斥逐。《园会》中,谢太太穷苦的近邻不幸身亡,遗族正在伤心,她却在园中奏乐宴客。两篇都从侧面表现了阶级对立。
  婚姻悲剧是作者探讨的又一主题。《幸福》中的主妇发现丈夫同她的女友私订约会,幸福感完全破灭。《杂货店女人》中的女主人公本来在繁华的港埠工作,丈夫却把她迁到荒村野店,并毁了她的健康和青春。出于报复,她枪杀了他。《白丽尔小姐》、《金丝雀》等则显示了单身妇女晚景的凄凉。《已故上校的两个女儿》写两个女人已届中年,尚未许嫁,在父亲死后也不敢对自己的前途自作主张。全篇幽默的语调中深含着悲哀。
  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大多揭露社会的黑暗,但也有少数作品表现了生的欣悦。如《幼稚可也很自然》表现少年初恋时的天真。《前奏》、《在海湾》两部中篇小说则以优美的散文描绘惠灵顿郊野的风物和家庭的情趣。
  曼斯菲尔德困于多病和环境的限制,生活面不广,笔墨时或流于纤细。她有正义感,在摒弃议论的客观叙述中常能引人同情弱小,憎恶强横,感受到不合理的社会现状所造成的种种创伤和不幸。
  她在艺术上深受契诃夫的启发,不设奇局,不求曲折的情节,注重从看似平凡的小处发掘人物情绪的变化。作品色彩鲜明,文笔简洁而流畅,自有诗意。

为您推荐

曼里克,J.

曼里克,J. : 西班牙诗人。贵族家庭出身。1475年参加伊萨贝尔女王对比列纳侯爵的卡拉特拉瓦战役。1479年在攻打加尔西-穆尼奥斯城堡时阵亡。   曼里克以其《悼念亡父堂罗德里戈》(1476)一诗著名。全诗43节。..

玛耶罗娃,M.

玛耶罗娃,M. :   捷克女作家。出身于布拉格附近一个穷苦的工人家庭。3岁丧父,随母移居工业城市克腊德诺。小学毕业后去布达佩斯亲戚家当女仆,靠自学和上夜校获得知识。曾参加社会主义青年组织的活动,支援克腊..

麦考莱,T.B.

麦考莱,T.B. : 英国历史学家、散文家、诗人。父亲是英国殖民地塞拉利昂总督,废奴主义者。麦考莱自幼博闻强记,18岁时进入剑桥大学。1825年发表《论弥尔顿》一文而成名。从1830年起,多次当选为议员。他积极支持辉..

马雅可夫斯基,В.В.

玛丽·德·法兰西

玛丽·德·法兰西 : 法国12世纪下半叶女诗人。出生在法国。长期生活在英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宫廷,英国人称她为"玛丽·德·法兰西",即法国的玛丽。她与克雷蒂安·德·特罗亚属于同一时代,也都写以不列颠骑士的爱情..

麦考莱,J.

麦考莱,J. : 澳大利亚诗人。1941年于悉尼大学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42年在纽卡斯尔任中学教师。1943年应征入伍,参与训练新几内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1956年开始任《四分仪》杂志主编。1961年被聘为塔斯马尼..

曼法鲁蒂,M.L.

曼法鲁蒂,M.L. : 埃及散文作家。生于上埃及一绅士家庭。自幼受过良好教育,11岁能背诵《古兰经》,后入爱资哈尔大学。曾在教育部任职,后协助阿里·尤素福办《穆艾依德报》。1923年任埃及议会秘书处负责人。他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