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尔兰,P.

    魏尔兰,P. :   法国诗人。1866年中学毕业后,在巴黎市政府当小职员,同时开始写诗。在帕尔纳斯派刊物上发表过诗和散文,但不属于这个流派。第一部诗集《感伤集》(1866)中已显露出他的诗歌独具的特点:惶惶不安的情绪和富于暗示的音乐性。
  魏尔兰意志薄弱,行为不检,但没有掩盖住渴求温情的心。他的诗集《戏装游乐图》(1869),描写诗人内心的憧憬和想望,笼罩着一种不安的气氛,反映出诗人怅惘和渴望单纯、诚挚的心情。
  1871年,他被市政府当局以同情巴黎公社的嫌疑而解雇。同年,偕同诗人兰波流浪到英国和比利时,在比利时因枪击兰波被判处两年徒刑。在流浪期间写成的诗集《无题浪漫曲》(1874)是他创作的高峰,抒发了诗人焦急的欲望和婉约的情思,日常生活的欢乐和痛苦构成一片轻灵婉丽的音乐。他在狱中皈依了天主教,诗集《智慧集》(1881)充满宗教和忏悔的情绪。
  1890年左右,魏尔兰被年轻的象征派诗人们奉为诗坛魁首。他晚年生活十分潦倒颓废。他的诗歌的主调就是在颓废中挣扎而无法自拔的痛苦。他的艺术特色正如他在《诗艺》这首诗中所说,"首先是音乐",其次是"明朗与朦胧相结合"。

为您推荐

《伟大的故事》

《伟大的故事》 : 印度古代长篇叙事诗,或译《故事广记》。公元11世纪以后失传。传说作者是德富,是用古代印度社会下层人民中的一种俗语("鬼语")写成,常同一些史诗并提,可能是许多民间故事的总集。现在传世的有文人..

跋娑

跋娑 : 印度古代戏剧家。大约生于公元初期,和马鸣同一时代。他的13部剧本和马鸣的3部剧本残卷差不多同时于1910至1912年被发现和校刊。不过这些剧本虽是全本,却没有作者名字,因此究竟是否跋娑所作,尚有争论。目..

巴丘什科夫

巴丘什科夫 : 见俄罗斯文学(从古代至十月革命)。 ..

拜伦,G.G.

巴夏,V.

巴夏,V. : 阿尔巴尼亚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1848年在斯库台结识了一些意大利革命者,参加过1849年的威尼斯革命。革命失败后定居在伊斯坦布尔,从事编撰阿语识字课本,发展教育事业等工作,后成为阿尔巴尼亚出版协..

魏尔德,T.

魏尔德,T. : 美国小说家、剧作家。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父亲曾任驻华领事,他本人在中国长大。1931至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执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空军中任情报官员。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神秘教义》(1926)讽刺了..

跋弥

跋弥 : 印度古代诗人。或译瓦尔米基,意译为"蚁垤",传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作者,出身婆罗门。据说他早年当过强盗,后出家修行。由于长期苦修,端坐不动,身上都筑起了蚂蚁窝,故被称为"蚁垤"。有一天他到河边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