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里尼,E.

    维多里尼,E. : 意大利小说家。西西里人。青年时代当过建筑工人、排字工人、校对员。30年代在佛罗伦萨开始文学创作。
  1933年,具有进步倾向的文学杂志《索拉里亚》连载维多里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石竹花》,遭到法西斯审查机关的禁止。小说的单行本直到1948年才得以问世。作者通过一个朦胧地向往革命的青年误入歧途而成为法西斯突击队队员的故事,试图揭示法西斯主义同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关系。
  1938至1939年,维多里尼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西西里的谈话》在《文学》杂志连载。作品描写西尔维斯特洛厌恶现实生活,离开米兰,返回西西里探望母亲的经历,反映法西斯政权的专横残暴,西西里人民的穷困和痛苦。
  1942年,维多里尼迁居米兰,不久即投入反法西斯抵抗运动。1945年发表长篇小说《人与非人》。小说以作者参加抵抗运动的经历为基础,描写米兰的反法西斯地下斗争,但又把法西斯主义表现为仅仅是对"人"和"人性"的凌辱。嗣后问世的作品,如《墨西拿的妇女》(1949)、《世界的城市》(1969),大体上都体现着这样的思想倾向。
  1945年,维多里尼加入意共,同时宣布自己是"非马克思主义者的共产党员"。同年,他创办社会文艺刊物《工艺》。维多里尼同意共领导人陶里亚蒂等就文学与政治关系的问题展开论战。他主张文学创作不能听从党的领导,仅仅"为革命吹奏横笛",文学的任务是为解放"人"而斗争。
  1951年,维多里尼退出意共,在出版社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培养青年作家。1960年,他和作家卡尔维诺主编《梅那波》杂志,提倡"工业题材文学",反映人的异化问题。

为您推荐

维德亚萨格尔,I.C.

维德亚萨格尔,I.C. : 孟加拉语作家。出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胡克利县的一个婆罗门家庭,曾在梵文学院学习,又去加尔各答的威廉堡学院进修,在这里开始写作散文。他的作品有《瓦苏代沃传记》和《威达尔二十五》(1847..

韦斯特,R.

韦斯特,R. : 英国女小说家、评论家。原名塞西莉·伊莎贝尔·安德鲁斯,母家姓费尔菲尔德。生于一个陆军军官家庭。1902年父亲死后在爱丁堡上学,后来到伦敦学演话剧。她的笔名就是她所扮演的易卜生的一出话剧中女..

危地马拉文学

危地马拉文学 : 危地马拉是古代印第安文学作品《波波尔·乌》和《契伦·巴伦之书》的发源地。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自1668年第一个印刷所建立,1676年圣·卡洛斯·博罗马大学创办以后,文学活动逐渐开展。   18..

维兰德,C.M.

维多夫罗,V.

维多夫罗,V. :   智利诗人。生于圣地亚哥一贵族家庭。少年时被送入耶稣会学校求学,不久辍学到阿根廷游历。1912年,与诗友们合办《青年诗神》杂志,传播现代主义诗歌奠基人鲁文·达里奥的诗歌创作理论和风格。1..

韦斯皮扬斯基,S.

韦斯皮扬斯基,S. : 波兰剧作家、画家。出身于克拉科夫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喜好绘画和雕刻艺术。中学毕业后在克拉科夫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在克拉科夫大学攻读历史、艺术史和文学史。1890年在布拉格、维也纳、意大利..

《望远镜》

《望远镜》 : 1831至1836年间在莫斯科出版的一种综合性杂志。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评论先驱尼·纳杰日金创办,1835至1836年与别林斯基合编。原为双周刊,1834年改为周刊。主要登载政论、科学消息和理论著作,强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