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夫罗,V.

    维多夫罗,V. :   智利诗人。生于圣地亚哥一贵族家庭。少年时被送入耶稣会学校求学,不久辍学到阿根廷游历。1912年,与诗友们合办《青年诗神》杂志,传播现代主义诗歌奠基人鲁文·达里奥的诗歌创作理论和风格。1916年,旅居欧洲,在巴黎与法国先锋派艺术家毕加索等人交往甚密。后赴马德里,结识胡安·拉雷亚等西班牙诗人。返回智利后,于1925年创办《行动》报,参与政治活动。曾作为总统候选人参加全国竞选。失败后,再次出国旅居,在国外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重返智利。三年后在圣地亚哥远郊卡塔赫纳病逝。
  维多夫罗年轻时推崇法国作家,同时接受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但不久便摒弃了这些流派,反对一切传统,主张诗歌即是"绝对的创造",并宣称:"诗人的第一个责任是创造;第二个责任是创造;第三个责任仍然是创造。"他把创造主义的诗歌理论归纳为:①把事物人格化;②把一切晦涩的东西写得清晰和准确;③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具体的东西抽象化。1916年在巴黎正式提出"创造主义"这个名词。嗣后,他在《论诗的艺术》和《1917年宣言》两篇文章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创造主义的诗歌理论。但是,这些理论通过他的实践证明并不成功,他的诗歌创作走上了形式主义的极端,甚至带有结构主义的特点。
  维多夫罗的诗作比较重要的有《水的镜子》(1916)、《北极的诗》(1919)、《逆风》(1926)、《最后的诗》(1949)。
  维多夫罗还有长篇小说《勇士熙德》(1929)、剧本《在月亮上面》(1934)和文集《宣言集》(1925)。

为您推荐

维德亚萨格尔,I.C.

维德亚萨格尔,I.C. : 孟加拉语作家。出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胡克利县的一个婆罗门家庭,曾在梵文学院学习,又去加尔各答的威廉堡学院进修,在这里开始写作散文。他的作品有《瓦苏代沃传记》和《威达尔二十五》(1847..

韦斯皮扬斯基,S.

韦斯皮扬斯基,S. : 波兰剧作家、画家。出身于克拉科夫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喜好绘画和雕刻艺术。中学毕业后在克拉科夫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在克拉科夫大学攻读历史、艺术史和文学史。1890年在布拉格、维也纳、意大利..

《望远镜》

《望远镜》 : 1831至1836年间在莫斯科出版的一种综合性杂志。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评论先驱尼·纳杰日金创办,1835至1836年与别林斯基合编。原为双周刊,1834年改为周刊。主要登载政论、科学消息和理论著作,强调文学..

瓦扬,R.

维拉卡泽,B.W.

维拉卡泽,B.W. : 南非祖鲁族诗人、学者。生于一个农民家庭。28岁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9岁时以著作《祖鲁诗歌的产生与发展》(1935)的成就获文学硕士学位,40岁时以著作《恩古尔民族民间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1946..

瓦普察洛夫,Н.

瓦普察洛夫,Н. :   保加利亚诗人。生于班斯科城一个革命者的家庭。童年时代受到波特夫、伐佐夫等作家的影响。1926年中学毕业,入瓦尔纳航海学校学习,毕业后当过火夫、磨坊工人、火车司炉等。1933年加入工人党..

韦科尔

韦科尔 : 法国小说家、散文作家。原名让·布吕莱。生于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从事绘画和雕刻,撰有《关于绘画业余爱好者的设想》(1927)和《切成薄片的人》(1929)等文。布吕莱以笔名韦科尔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是在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