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佩珠

    潘佩珠 : 越南政治家、作家、诗人。号是汉,别号巢南。义安省南坛县人。自幼跟随父亲攻读汉文。1885年,越南抗法勤王运动时,曾组织学生军准备起义,未成。1903年写成《琉球血泪新书》,引起越南思想界和政界的震动。初时,他受中国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思想的影响较深,主张君主立宪。1904年组成维新会。1912年组织越南光复会,鼓动青年出国深造,寻求救国方略,掀起"东游运动",形成留学日本的高潮。1905到1925年间,他在中国、日本和暹罗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在日本时与孙中山有过交往。中国辛亥革命以后,他开始赞成民主立宪。俄国十月革命后,他的思想又有新的转变。1924年,他曾与阮爱国(即胡志明)约定次年在广州商讨越南革命组织和革命方针政策的问题。临行前在上海被法国密探绑架,送回越南,被软禁在顺化香江畔,直到逝世。
  潘佩珠在国外流亡期间,多用汉文写作,被捕以后则多用越南文写作。爱国爱民的思想贯穿在他的全部作品中。他的创作开创了越南一代爱国革命文学的文风,对越南爱国抗敌文学作出了贡献。
  潘佩珠的主要汉文作品有《琉球血泪新书》(1903)、《越南亡国史》(1906)、《海外血书》(1906)、《狱中书》(1913)等。他的越文主要作品有《巢南文集》(1935)、《潘巢南国音诗集》(1958年邓台梅校订,未出版)、《黎太祖传》(1911)、《征女王传》(1911)等。1918年曾写有《法越提携》。

为您推荐

潘菲罗夫,Ф.И.

潘菲罗夫,Ф.И. :   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农民家庭。十月革命后参加过肃反委员会工作。1923至1925年在萨拉托夫大学学习。1926年加入共产党。当过县城报纸编辑,1924至1927年任《农民杂志》编辑。20年代下半..

帕佐里尼,P.P.

帕佐里尼,P.P. :   意大利诗人、作家。在弗留利地区度过少年时代。1945年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文学系。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   早年的诗歌《青春美好》(1954)受到象征主义的影响,采用弗留利方言,写人..

帕斯,O.

帕斯,O. :   墨西哥诗人、散文家。17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与一些作家创办《巴朗塔尔》(1931~1932)、《墨西哥山谷手册》(1933~1934)和《诗歌车间》(1936~1941)等杂志。1937年前往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作家联盟。..

佩尔西乌斯

潘诺娃,В.Ф.

潘诺娃,В.Ф. : 苏联俄罗斯女作家。生于顿河罗斯托夫。20年代起从事新闻工作,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写有许多剧本和小说。中篇小说《旅伴》(1946)和《光明的河岸》(1949)、长篇小说《克鲁日利哈》(1947),歌颂苏..

帕尊拉宗告

帕尊拉宗告 : 泰国作家、诗人、评论家。曼谷王朝五世王。他积极提倡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学术研究的改革,成立玫瑰学院(文学院),创办《瓦契拉砚》杂志,发展戏剧,把宫内戏剧推广到民众中去。曾编写剧本并参加演出。..

帕皮尼,G.

帕皮尼,G. : 意大利诗人、作家。最初信奉实用主义,后来成为未来主义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皈依基督教,写了一部《基督传》(1919)。法西斯执政后,又鼓吹民族沙文主义。   1903年创办文艺刊物《列奥那多》,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