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K.

    沙里,K. :

生于今阿什哈巴德附近的克什村。1927年开始发表作品。《姑娘们的请求》《自由的花园》《致姑娘们》等早期作品多描写妇女解放这一当时当地的迫切主题。30年代的诗作集中反映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等现实问题,如《农业集体化道路是社会主义道路》《在吉孜尔-阿尔瓦特修理厂》等,主要主人公都是劳动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了两部叙事长诗《伊凡叔叔》(1942)与《在卡累利阿的树林里》(1943)。1932~1936年担任土库曼斯坦作协执行秘书。英年牺牲于二战前线。

为您推荐

阿曼,K.

阿曼,K. : 生于今阿什哈巴德附近穷苦农民家庭,堂兄克吉洛夫·沙里对其帮助和影响很大。192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边在杂志社工作,边在教育研究所旁听研究生课程。1935年考入莫斯科历史、哲学与文学学院研究..

塔姆萨莱,A.H.

塔姆萨莱,A.H. : 生于北方的农民家庭。“塔姆萨莱”是作家所在小村的名称,后被用作笔名。塔姆萨莱是爱沙尼亚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他在家乡接受初等教育后前往尤里耶夫(今塔尔图)上中学,同时开始文学..

拉菲

拉菲 : 生于波斯一贵族家庭,在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上中学,曾在高加索地区亚美尼亚学校做教师。受19世纪50、60年代启蒙主义思潮影响,写出长篇《萨尔比》(1867)和中篇《后宫》(1869),抨击民族压迫和社会不公。..

巴伊拉莫夫,N.

萨亚特-诺瓦

萨亚特-诺瓦 : 生于梯弗里斯一手艺人家庭。关于其身世长期存在争论,具体出生日期存疑,有学者认为他生于1717年或1722年。他很早开始写诗唱歌,同时用亚美尼亚语、格鲁吉亚语和阿塞拜疆语写诗。曾在格鲁吉..

《三部曲》

《三部曲》 : 《三部曲》由《墙不会塌》《颂赞天使》和《杖头开花》三首长诗构成,分别在1944年、1945年和1946年以单行本形式发行,直到1973年才结集出版。该诗集在形式上统一规整,每一首长诗均包含43首..

阿塔扎诺夫,A.

阿塔扎诺夫,A. : 生于马雷州军人家庭。1952年毕业于苏联共产党中央党校。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作家。1941年发表处女作。重要诗集有《苹果树又开花了》《裴尔玛娜奶奶》《步步紧随》《别熄..